来源:瑞金妇幼保健院

“医师,快救救我的孩子,他还有呼吸”,一位父亲流着泪焦急抱着襁褓中的流产婴儿,穿越京九线一路开车把仅27周(不足7个月)小婴儿从北京带回老家瑞金。

二胎妈妈胎膜早破

新生儿出生仅1.14kg

这场生命营救要从2018年12月份说起。孩子父母在北京工作,母亲二胎怀孕27周时,因胎膜早破提早入院并早产,新生儿出生后反应差,哭声弱,面色青紫,北京接诊医院见患儿现状向家属交代了病情,新生儿太小,各器官发育并不完善,建议放弃治疗,如果坚持治疗需准备好一百多万元治疗费而且不一定能救回一个健康宝宝。一百多万?对于一对30来岁北京打工的年轻夫妇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要在超市干活儿多久才能挣到这么多钱?思考再三,夫妻俩忍痛割爱在病情告知书上艰难写下“自愿放弃治疗”几个字。

父亲抱着襁褓中的婴儿五味杂陈,血浓于水的骨肉情,父亲感受着宝宝微弱的呼吸和心跳陷入沉思。也许是宝宝坚强的生命支撑,也许是父母内心的极度煎熬,在一番思想斗争下,他“勇敢”的选择救下宝宝。分娩后两个小时,父亲决定带孩子回老家抢救,北京的医疗费用实在承受不起,能否救回健康的宝宝也还是未知数,回老家一方面是想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救孩子,能救活最好,万一失败了孩子也算落叶归根,家人立即包了一辆车带着刚分娩后的妻子和流产下来的孩子踏上了回家路。

不抛弃,不放弃

“倔强”的宝宝硬撑了32小时

孩子一路上没有任何生命支持疗法,全凭顽强的生命力支撑着,家人心情可想而知的紧张焦虑,在京九线上一路颠簸,宝宝竟还保持着微弱生命力。当天凌晨三点,到达瑞金后第一站来到瑞金市妇幼保健院,家属急匆匆抱着婴儿走到重症监护室(NICU),经当班医师了解,患儿是孕中期(27周)流产儿,32小时前在北京出生,当晚值班医师胡宇接诊了患儿并告知存在的风险,孩子父亲哭着说“孩子要救,即使没有救到我们也不会怨你”!

有了家属的信任和肯定,同样是孩子父亲的胡医师有了恻隐之心,他说“能不能把他救活,其实当时我心里也没底,但有了家属的支持,我一定要全身心去救这个孩子”。当时,胡宇医师刚从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修回来,带着先进技术和经验,靠着信念的力量和扎实的专业水平为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治疗方案。

07 /10

周一 晴

23天生死守护

堪称教科书般的规范救治

住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里,宝宝仿佛躺进了模拟母亲子宫环境的暖箱内。呼吸微弱,全身松软的宝宝各个器官都发育不成熟,或者根本就还没有发育,比如血管细如发丝,护士很难建立静脉通道,在没有深静脉技术下,护理人员全凭“眼力”和经验为宝宝进行留置针穿刺,医务人员严阵以待,每一步治疗和护理方案都是谨小慎微,不断调整,“多对一”监护治疗。

超早产低体重儿生后会面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脑损伤、新生儿肺炎等系列并发症,极其容易出现脑出血,严重的脑出血会导致脑瘫,这也是很多早产儿被放弃治疗的重要原因。宝宝入院从1.14kg每次吸允1-2ml的奶,在NICU医务人员精心呵护下体重不断增长到1.52kg,可自行吸允10ml奶量,每天精确的控制出入量,补充电解质,抗感染,营养支持疗法等治疗,尽管宝宝出现了各种不容乐观的状况,但在医护人员快速、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下,都被化险为夷。一路走来,小baby非常勇敢,顽强的生命力感动了所有人。

23天的救治中,堪称教科书般的规范诊治,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攻克了一个个生死难题,一次比一次复查指标满意,没有出现并发症。但因当年医疗设备有限,部分检查项目不能进行,因此建议患儿转上级医院,在上级医院治疗10余天后宝宝顺利出院回家。

我们不仅要把早产宝宝救活,更要让他活得健康、活得有质量。在胡医师建议下,其父亲带宝宝在本院儿童康复中心进行高危儿体检,结果发现双下肢肌力增高,经过康复科治疗20天后,宝宝评估各项指标正常出院。

10月后和胡医师见面

已是胖嘟嘟的小男孩

从第一次早产低体重儿入院,胡医师再次见到宋宝宝时已是10个月大胖嘟嘟的小男孩了。孩子父亲说“宝宝出院后各项检查都正常,宝宝发育还不错,今天有点感冒带来给胡医师看看”。 胡宇医师见到眼前胖乎乎的宝宝不敢相信是自己曾救下的超早产儿,他高兴地抱起宝宝喜笑颜开。

他在朋友圈发出一段感言“不抛弃不放弃,当时京城医生建议放弃的27周**宝宝,如今10个月了,各项指标基本满意,基层医院不容易,但有付出必有回报!这就是医务人员最大的欣慰”!

祝福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致敬德艺双馨的医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