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段插曲。

有一支球队,好不容易拉来一家赞助商,打算一起举办一场赛事。万事俱备,但赛前突然出现了一些变数。

队长提出,没有特殊原因,队员一律不得缺席这次活动。可队员甲说:“我母亲生病了,比赛可以,晚宴估计不行了,必须去医院。”队员乙说:“晚上我也有事,早就定好了,比赛参加没问题,晚上我就请假了。”两个队员都是主力。

队长说:“一年也就一场大活动,都参加,晚会结束后再去医院。”

二人勉强答应下来,和其他队员一道参加了比赛。成绩没有出来,但他们都打得不错。

可是到了晚会前,队长找不到他们的影子了,急得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队员甲去医院陪母亲了,队员乙正在赶赴见客户的路上。队长大光其火:“你们都得回来,成绩统计出来了,你们一个冠军,一个亚军,你们缺席,这颁奖仪式还怎么进行啊?”二人还是推辞。队长最后说:“你们缺席,球队就开除二位,要不然我就辞职离队。你们选吧。”

冠亚军最终还是没来,缺席晚会。他们被开除出了球队。

这段插曲可能是个例,但类似漠视晚宴的事情,在高尔夫圈子内外真是非常普遍。

不少球手都有这样的经历,参加一场活动,比赛时群英荟萃,到了晚会环节,球手离开了一半,让组织者和赞助商有苦难言。后来人们有些人汲取了经验教训,再办比赛,不在城里了,专门挑选郊外的度假村,打完球想撤离,回家的路远着呢。有的大机构、大公司更是到外地举办赛事活动,从北京到海南,从上海到云南,结果改善多了,但还是难保晚会全员,五星酒店偌大一座餐厅,有一大半座位虚空着。难道球手都飞回去了?不是,他们有的会朋友了,有的甚至在客房里睡觉了。

要知道举办一次赛事活动打球容易晚会筹备就困难多了。球手缺席晚会,是对整个比赛活动的大不敬,是一种无礼。可以谢绝参加比赛,既然参加了,就应该善始善终,尤其是颁奖晚会。即使是大牌球星麦克罗伊米克尔森,也清楚其中的道理,大赛当头,照样参加晚宴活动

在多数国内球手看来,晚宴与比赛相比就是鸡肋,可有可无。一些球手借故推脱晚宴,其实是借口,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比赛结束,活动也就收场了。说到底这是对高尔夫的曲解。

国外参加赛事活动,就会发现他们和我们正相反。他们轻比赛重晚会,比赛多了,什么时候不能参加?但晚会不能怠慢,新朋老友聚一聚,聊一聊,比打球有趣多了。

在一家跨国公司举办的比赛晚宴上,一个中方经理没打好球,一直耿耿于怀,没精打采。一个外籍经理对他说:“我也没打好,但是我很开心,同在一家公司却很少聚会,能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多难得啊。”

中方经理说:“是啊,但今天错失了很多好球,本来可以打好的。”

外籍经理郑重地盯着他说:“你们中国球手是不是把比赛、把成绩看得太重?把聚会的乐趣看得太轻了?我们不这么认为!来,喝一杯!”

中方经理恍然开窍,对方的态度让他难忘。

礼仪要点

1.职业比赛有一个传统,就是尊重赛事主办者,尊重赞助商,既然参加比赛,就应服从主办者安排,出席晚会是一种应尽义务;业余比赛也是如此,应该成为一种常识;

2.参加活动前,宜事先了解赛事细节和要求,可以谢绝参赛,一旦同意参加,就尽力按照赛事活动安排执行;

3.没有特殊理由,譬如伤病,不得擅自退出赛事活动,不得缺席晚会;如果退出,则提前向主办者、赞助商说明,并得到认可,否则是无礼举动;

4.遵守赛事礼仪和晚会礼仪;

5.擅自缺席颁奖晚会的获奖球手,主办者有权利取消其领奖资格。

此文曾刊载于《高尔夫旅行》杂志规则与礼仪栏目。

编辑:阮优秀

撰文:忍冬

插图:杨博

版式:阮优秀

更多内容请关注高尔夫旅行公号

golftravel_magazine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