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周,我市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1起,损失金额达139万余元。谁成想对方又说一次性支付是没有用的,而是需要一股一股分开来购买,要求钱先生再转3个2000元过去。

明日天气:多云温度:11~22℃

本周我市发生的

最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啦!

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具体有哪些?

发生了几起?

损失了多少?

本周,我市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1起,损失金额达139万余元。

从发案区域看,城东所辖区13起,大唐所辖区11起,城中所辖区9起,浣东所辖区9起,工业新城所辖区7起,店口所辖区6起,山下湖所辖区2起,安华所、璜山所、牌头所、应店街所辖区各1起。

从案件类型看,以信贷理财诈骗居多,发案15起,其次为假冒身份类、购物消费诈骗,各发案13起。

从损失金额看,单案损失金额最大的为假网站类诈骗(杀猪盘),被骗金额为30万元。

从受害群体分析,年龄在20岁以下11人,21-30岁21人,31-40岁19人,41-50岁9人,50岁以上1人。40岁以下是共51人,总占比83.61%。

真 实 案 例

True Case

1

投资类诈骗

11月5日,牌头派出所接到钱先生报警称其下载某投资APP后被骗一万元。钱先生几天前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某投资APP的相关介绍信息,觉得很有吸引力,于是就从浏览器上搜索下载了这个软件。下载完成后,他先注册了一个账号,然后选择了一个日利率为5%的投资项目,投资了2000元,扣掉注册账户时收到的抵现红包548元后,钱先生实付1452元。钱先生支付完成后,在线客服却联系他说至少要投资5股才能产生收益,钱先生丝毫没有怀疑,又转了8000元过去。谁成想对方又说一次性支付是没有用的,而是需要一股一股分开来购买,要求钱先生再转3个2000元过去。直到此时,钱先生才察觉到事情有异。他尝试提现也提不出来,对方借口说转完6000元就可以提现,钱先生意识到自己肯定是上当受骗了,才赶忙报了警。

警方提醒:投资要走正规渠道,切勿轻信网页上弹出的广告信息。千万不要被投资软件所谓的高额利息回报所引诱,掉入骗子的陷阱之中。

2

交友借钱类诈骗

近日,在大唐街道打工的蒋某通过抖音添加了网友的微信,之后对方就经常通过微信与蒋某闲聊,一来二去双方就成了朋友,对方还来大唐街道找蒋某玩过三四次。9月1日,对方向蒋某借钱,声称自己早上吃早饭时钱包丢了,身上没钱了,又着急要给女儿交学费,急需六千元钱。一开始蒋某并不愿意将钱借给对方,让他去找别人借钱,但对方声称已经向别人借过了但还差一万元。蒋某想着对方确实可能有急用,就答应借给了他六千。9月7日,对方又故技重施,以银行卡还没有补好,现在外面出差为由找蒋某借四千元,称过几天就会连同上一次一起还给蒋某,于是蒋某就又将钱借给了对方。但过了一个月 ,对方也没有把钱还给蒋某,并一直在用各种借口不肯还钱,于是蒋某就报警了。

警方温馨提示:凡是跟陌生人转账汇款都需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3

购物、快递退回类诈骗

近期,随着“双十一”购物节即将到来,大量购物信息、物流信息涌流,不法分子早已伺机而动实施诈骗。11月5日9时30分许,家住店口的陈丽(化名)女士匆匆赶到店口派出所报案,被人骗了12790元。

经过了解,11月4日晚陈丽(化名)接到“快递员”张某的电话,说她有个快递不见了,现在要赔偿给她。恰巧她确有快递未送到,对此来电并未起疑。双方添加了支付宝好友,陈丽(化名)看到对方是实名认证的账户,便更放松了警惕。添加好友后,张某通过电话指导陈丽(化名)进行所谓的退款流程操作。操作期间,陈丽(化名)收到多条网银登录和密码重置的短信,但她并没有在意,觉得自己不去点开应该不会有事。

陈丽(化名)根据张某的要求将自己余额截图发了过去,后张某让其下载了2个网贷APP,从中借了3笔钱,共计12800元。因陈丽(化名)女士并不清楚网贷流程,在收到2条银行验证码后如实告知了张某,几秒钟后,卡中就被转走了12790元,陈丽(化名)女士这时才发觉自己被可能骗了。

警方提醒:不轻信非官方的理赔信息,不随意开通借贷款APP功能,不乱扫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自己收到的验证码是自己财产资金的最后一条防线,一定不要轻易透漏给对方或者陌生人。对于所有办理退款、退税的电话,一定要谨慎,碰到要输入账号密码或验证码的,一律不要相信!

诈骗形式多种多样,令人防不胜防。但是只要您牢记“六个一律”和“八个凡是”,相信是可以抵挡住绝大多数诈骗手段的侵袭。反诈除骗需要警民同心,并肩作战。

其实类似的诈骗也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了

希望大家还是多听警察叔叔的话

防止再上当受骗!

来源| 诸暨警方

编辑| 小利酱

请点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