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马上就要一岁了,它们近况如何?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介绍了它们的近况,还透露年底将有重大成果。

  文/记者 刘辛味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还记得去年年底在中国诞生的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吗?(了解详情戳【专题】世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 两只克隆猴在中国诞生)马上就要满一岁的它们近况如何?最了解它们的科学家中科院院士、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在日前召开的2018年腾讯WE大会上透露,“中中”、“华华”目前跟野生猴在一起生活,“实际上普通人分不清哪只是普通猴,哪只是克隆猴。”他透露,今年年底前还将有相关重要成果发布。作为“中国脑计划”的领军人物,蒲慕明还介绍了该计划的筹备情况,并对我国科研界“暗箱操作”发表了看法。

  ▲蒲慕明院士接受采访(摄影/张星海)

  01

  年底前公布克隆猴研究新进展

  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于2017年11月27日诞生,10天后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北京时间2018年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这项成果,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被公认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蒲慕明把克隆猴的研究形容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拔毛变猴,如今已成为现实。那么如今两只克隆猴目前状况如何?“这两只是正常猴,我们不做实验,但它们证明了我们的方法使可行的。它们现在生活很好,跟野生猴在一起生活,实际上普通人分不清哪只是普通猴,哪只是‘克隆猴’”,蒲慕明说道。

  克隆猴对脑科学研究有重要作用。蒲慕明表示,克隆猴有非常多的好处,可以进行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也可研究疾病的原理。事实上,由于通过鼠类模型进行的神经药物试验超过9成无效,要研究脑类疾病必须使用更接近人类的动物。猴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是跟人最相近的,但也有劣势。这是由于猴类动物遗传谱系多,基因差异大,而且繁殖周期场,更容易受到遗传背景影响。所以如果能获得一批遗传背景完全一样的猴子,更便于实验控制和操作。

  克隆猴对非常有实际意义的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的提前干预和治疗有重要作用。目前,蒲慕明的团队正在研究带“病”的克隆猴,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克隆猴的基因,让它天生带病,避免了因遗传背景患病的因素,从而更好地进行医药研究。

  ▲更多有关体细胞克隆猴内容,请查阅《科技生活》周刊(订阅)

  蒲慕明说,“我认为今年的进展比原来创造出克隆猴更重要。” 他此前曾提到进行克隆猴的研究也存在国际竞争,他们要在一年之内做出来,“现在我们又领先了,大家等新闻吧!”

  众所周知,进行活体动物实验需要大量经费,克隆猴的研究成本如何?蒲慕明告诉北京科技报记者,在过去5年里,“中中”和“华华”大概用了1到2千万元的经费,“这些钱在目前来看并不多,而且我们买了很多猴子现在属于资产”。未来,克隆猴还将商业化,让更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用上克隆猴开展实验。“我们进行了技术突破,成本就会越来越低,克隆猴不久会商业化,我们做出来的克隆猴会给企业使用。”

  ……

  (未完)

  

我国的“脑计划”进展如何?脑科学研究在未来最有可能实现重大突破的方向是什么?蒲慕明如何看待国内的人才落实机制和创新问题?… 点击下方按钮阅读更多内容。

  阅读完整文章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加入北京科技报丨北科传媒(全职/实习)

  [email protected]

  投稿或推荐选题

  [email protected]

  点击上图,立即参与

  下载“科学加”APP,阅读和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成都上空将升起第一颗“人造月亮”?先来看看美俄为何都惨败

  不敢吃转基因食品?其实天然“转基因作物”人类已经吃了几千年! 骨科医生告“低头族”同胞书:别让手机逼得颈椎忍无可忍!

  有疑问或寻求帮助,快加入"科学来帮忙"群!

  科学加(scipress)

  提供每日新鲜科学与生活资讯

  组织各类有趣活动

  主办:北京科技报社 | 北科传媒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