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斧子价值投资研究课】巴菲特如何选择超级明星股?

在巴菲特的世界里,买入股票跟宏观经济和市场因素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他买入一家公司的基础,就是这家公司在源源不断的创造利润。也就是公司本身的经营状况,要时刻把自己当成一个经营者,而不能总把自己当成一个证券分析师。巴菲特说,买到好公司哪怕买的贵点都没事,千万别图便宜,买入一个一般的公司。

巴菲特最经典的投资失败案例就是买入作为纺织厂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并不是因为看好纺织业,而只是因为太便宜,1956年巴菲特买下了他,也就买来了一堆麻烦。这种在格雷厄姆时代大显神威的“捡烟蒂”投资法在五六十年代越来越难找到标的、发挥作用。

后来,巴菲特反省,购买这种投资期短(抽两口扔掉)、竞争力一般的公司,你觉得价格便宜,但有时候你买来才知道,根本一钱不值。而且还麻烦不断,由于连续的亏损,资产不能赚钱,反而在赔钱,那么可能很快你的买入价格优势也就不存在了。除非你是一个清算专家,否则买这种投资太愚蠢了。

巴菲特举例当时用伯克希尔买了一个巴尔的摩的百货公司,低于账面价格买入的,管理也不错,而且还有大量的未入账的不动产,以及存货准备金,但他投资了3年,最后只以成本价脱手,相当于三年白干,最后巴菲特总结了,要找就找这样的公司,第一过去要有长期稳定业务,而且一直具备竞争优势,第二要有特许经营权,第三未来长期仍然具备竞争优势。

要知道这三点,就需要了解公司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就要求大家在挑选股票时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去挑选,如果对一个行业的本质与运作模式都不了解,更不用提了解某家公司。

但是很多投资者不这么认为,总想要博傻,试图证明自己比其他人聪明,跟风进入一些根本不具备投资价值的股票,结果造成亏损。事实上,专注于自己的能力圈这条金科玉律不只对股神这样的聪明人,每个人都看过阿甘正传,是不是都想过,自己比阿甘聪明,但却一事无成,其实道理非常简单,阿甘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圈,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即便是热衷于预测的巴菲特老搭档查理芒格也说过:“所谓投资这种游戏,就是比别人更好地对未来作出预测。一种方法是把你的种种尝试限制在自己能力许可的那些领域当中,看明白这个领域到底是什么,然后找到出现定错价的机会。相反,如果你花费力气想要预测未来的每一件事情,那你尝试去做的事情太多了,你将会因为缺乏限制而走向失败。”

所以我们知道了学习巴菲特挑选超级明星股的首要条件是要明确自己的能力圈。然后我们逐条分析巴菲特挑选超级明星股的三大标准:

准则一,你买入的公司必须具备超级长期的稳定业务,就是穿越周期几十年以来都能够赚钱的那种。他认为,虽然有人说企业发展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宏观环境的改变迅速转变产业,可是他认为,这种做法排除了他寻找长期投资对象的确定性。事实上,他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如果上市公司经常发生重大变化,那么就很可能会因此造成重大损失,而这和他的长期投资理念是不符合的。正因如此,所以他经常说:“我们偏爱那些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公司和产业。”

所以,巴菲特从根本上是不主张公司开拓新业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他更希望公司能够在原来基础上做大做强,尤其是不能丢了原有业务的长期竞争优势。符合他这种预期的上市公司,它们的经营业务都相对简单而且稳定,这正是他喜欢的投资类型。巴菲特说:“我们努力固守于我们相信可以了解的公司,这意味着那些公司具有相对简单且稳定的特征。”巴菲特投资的大部分公司都具备这些特征,比方可口可乐、喜诗、美国运通。

针对许多投资者喜欢投资那些濒临破产倒闭的公司(A股这种投资者尤其多),巴菲特认为这样的资产重组概念股确实有可能会咸鱼翻身,或者乌鸡变凤凰,可是根据他对几百只这类股票的研究,他认为这样的可能性很小很小,不值得投资者为之一搏。

他在伯克希尔公司1989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虽然他和查理·芒格已经拥有25年购买并监控不同上市公司的投资经验,可是他们依然没有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既然这样,那么只好在投资股票时就一门心思地寻找那些过去业务长期保持稳定、将来仍然会长期保持稳定的投资对象了。

他说:“我们唯一学会的是避开这些问题企业。在投资方面我们之所以做得非常成功,是因为我们全神贯注于寻找我们可以轻松跨越的1英尺栏杆,而避开那些我们没有能力跨越的7英尺栏杆。也许可能看起来不太公平,但在公司和投资中,专注于解决简单容易的问题往往要比解决那些困难的问题的回报高得多。”

准则二,经济特许权,这就好比武侠小说中某位大侠的独家绝技,也是巴菲特所崇尚的“护城河”概念中的一种。巴菲特认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应该具有其他竞争者所不具有的某种特质,即“经济特许权”。那些具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在市场上有着一种特别的能力,其他企业不能挤进这一领域与你竞争,更不可能与你展开价格战,分享你的利润。巴菲特曾经将企业的经济特许权价值摧述为一条环绕企业城堡的护城河。这些特权给企业加装了一道安全防护网,使其在多变的商业世界里多了一些保障。

经济特许权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客户需要或者得到,第二是顾客找不到类似替代品,第三是不受价格管制。

在A股具有这种经济特许权的企业,茅台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根据之前我们的财务分析课,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经济特许权”赋予企业一种“提价权”。茅台属于越提价,买的人越多,甚至预付款去买,为茅台创造了大量的账面现金流。

当年罗永浩跟大家讲了那么多情怀,就是想锤子手机定价超过3000元,消费者用脚告诉他,不行。你不是特许经济商品,不能够想提价就提价,你的定价必须跟同类保持一致。除非你是苹果!这种能够提价的企业,好处多多,他们不怕犯错,管理成本高一点也问题不大。

从踏入投资行业开始,巴菲特便对这种具有特许权的公司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在普通企业遭遇危机的时刻,那些特许企业虽然也可能受到影响,但它们的经济特许权的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而且在这样的时刻,股价一般都会下跌,而这正是买入的大好时机。

就像可口可乐公司,它拥有全世界所有公司中价值最高的经济特许权。“如果你给我1000亿美元用以交换可口可乐这种饮料在世界上的特许权,我会把钱还给你,并对你说:这可不能。

如果对具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仍然感觉抽象的话,巴菲特说有个方法可以检验,就是你假想一下,如果给你10亿美金,还可以雇佣一切你认为牛逼的管理大师,那么你能不能复制一个这样的企业出来。比如我们之前讲过创京东,给你10亿美元,你能再复制个京东吗?基本上没有可能!

巴菲特的第三个准则就是,超级持续竞争优势,未来也必然还要长期保持这种优势。

巴菲特认为投资几家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超级明星企业,那么你会变得很富有。这句话很正确,在中国股市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比如腾讯控股14年增长了400多倍,贵州茅台上市到现在增长了100多倍,另外云南白药、伊利股份等等优秀企业的股票长期来都有巨大增值。

根据巴菲特,只确定一个行业的影响力是没有意义的,要确定具体的企业的竞争优势,还要分析它的可持续性,要回答这么几个问题,如果我来管这家公司,我要怎么发展?我要担心什么,我的对手是谁,我的客户又是谁。要从客户那里了解到真实的企业之间的优劣势。

2007年巴菲特指出,真正的持续竞争优势只有两种,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企业要想取得持久的成功,至关重要的是要拥有令竞争对手望而生畏的竞争壁垒,要么是像GEICO保险和Costco超市那样保持低成本,要么是像可口可乐、吉列和美国运通公司公司那样拥有强大的全球性品牌。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高门槛对企业获得持续成功至关重要。”

另外巴菲特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经理人会让公司在长期保持在一个专业化的领域里经营,专业化垂直化下去,盈利能力才能更高。当年可口可乐和吉列也有昏招,可口可乐竟然去养过虾,而吉列也去勘探石油了,但很短暂就失败的一塌糊涂,逼迫他们重回主业。据统计,能够连续10年保持持续增长的公司只有13%,这些企业大多都是单一化领域企业,多元化企业则越来越少。因为只有长期持续专注与核心主业才能真正建立起成本优势与品牌优势。

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但又受到费雪的影响,而费雪大师最重视的就是盈利能力,如果管理者无法把销售收入变成利润,那么这个公司就没什么卵用。费雪说,如果要想在长期的投资中赚大钱的投资者,最好远离那些不赚钱,利润率低的公司。当然利润率也不需要太高,比主要对手高2-3%就行了,太高的利润率也不太好,不能成为常态。另外,衡量管理的一大标志,就是成本,同样的产品如果比竞争对手成本低,那么他的管理就很不错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