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包括东阳木雕红木在内的“浙江元素”精彩亮相。

  同日, 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制作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在江西南康落下帷幕。在本次总决赛上,来自浙江东阳、福建仙游、江西南康、河南清丰、山东宁津、河北涞水、云南昆明、江苏南通、广东深圳、广州番禺、广东新会等11赛区的72名选手根据组委会的指定图纸和派发的木料全情投入到8小时的手工制作,运用各自精湛的技艺,经过开料、开榫、破板、拼板、打磨等繁复的流程,伴随着响彻博览中心展馆的敲打声,最终将原本毫无生气的木条和木板制作成精美的木凳。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东阳市木雕红木产业管理办公室获悉,在本次总决赛上,代表浙江东阳分赛区出赛的浙江大清翰林古典艺术家具有限公司张好弟、市御乾堂宫廷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张兴保、市明清居红木有限公司方善斌、市南市美林圆台红木家俱厂朱伟强等四人荣居全国十强之列。

  本次带队赴南康参加比赛的东阳市木雕红木办副主任陈君梁介绍,代表东阳分赛区进入总决赛的共有13名选手。从比赛要求和形式来看,本次总决赛以《手工木工》国家职业技能材料中的高级技能为基准,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竞赛两部分,技能竞赛总时长8小时,要求选手规定时间内使用手工木工工具和木料,按照家具图纸现场独立制作完成一张手工条凳,这个环节的评比包含了六个分项,备加考验选手手工制作家具的精细度。

  最终,每名选手的个人总成绩由20%的理论得分与80%的技能成绩得分综合而得。所有进入总决赛选手均获颁“工匠之星”,在此基础上再设“工匠之星金奖”1名,“工匠之星银奖”2名,“工匠之星铜奖”7名。

  其中,为东阳分赛区争得荣誉的张好弟获总决赛颁发的“工匠之星银奖”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晋升技师职业资格。张兴保、方善斌、朱伟强也各获“工匠之星铜奖”。

  据悉,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制作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由中国家具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办,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政府、江西省家具协会承办。

  作为中国木雕红木产业的重要产地之地,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在此前的9月下旬,2018年浙江省家具制作职业技能竞赛暨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制作职业技能竞赛浙江东阳赛区选拔赛,在东阳中国木雕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共有来自全省的134名优秀木工报名参赛,东阳本地有12家红木家具企业分别派出了5名以上的员工团队参赛。最终胜出的13名东阳选手参加了本次在江西南康举行的总决赛。

  据介绍,东阳木雕历史悠久,高端人才荟萃。现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3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1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48人,中国木雕艺术大师21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7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等工艺美术专业人才1503人;家具专业人才1246人。

  弘扬木雕红木文化,做大做强木雕红木产业,近年来,东阳围绕“更好的工艺、更优的设计、更多的选择、更高的性价比”产业发展要求,突出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推进环保整治、创新打造发展平台三大重点,持续推动木雕红木产业规范提升。今年开展了集中而全面的环保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木雕红木家具企业环保联合验收。

  在产业规范提升的基础上,东阳还通过建设中国东阳家具研究院,推进“中国好空间”项目、做优“红博会”、“东博会”等展会、加大与全国各高校合作等,进一步加强木雕文化研究、提升创意设计水平、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为木雕红木产业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多途径打开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通道,为打响“买红木到东阳”的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源: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吕静慧 叶国跃 记者沈贞海浙江东阳电)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