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近期接触过患者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来讲(如患有慢性基础病的儿童),可以口服奥司他韦进行药物预防,但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作为紧急临时预防措施。6、接种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除特殊情况(小于6个月、对鸡蛋过敏及其他不适合接种的疾病等),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在医务工作者指导下为孩子接种疫苗。

查看更多儿童科普知识,快来点击上方“北京儿童医院”订阅我们吧~

秋意渐浓,气温转低,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宝爸宝妈们心慌慌的流感季又要来了。虽然北京目前还未出现流感高发的情况,但是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北京儿童医院各位大咖为您全方位解读关于流感的那些事,祖国小花一中招,全家鸡飞又狗跳的日子再也不要!!!

建议流感疫苗每年接种

流感仍是目前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应提高重视程度。其次,流感病毒可谓极其「狡猾」,每2~3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小变异,每5~6或7~8年会进行大幅度的变异,这使流感疫苗的制备显得非常的困难。正是基于此,我们建议流感疫苗应每年接种,尤其是对于儿童、老年人及医务工作者等。此外,国外将「妊娠期女性」列为流感的高危人群,提倡其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我国也将「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作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人群之一。

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的流感疫苗接种率非常之低,即便在大城市也仅有 1%~2% 左右,这是非常惨淡的结果,因此我们积极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医务工作者在每年秋季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其次,流感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也非常关键,提高正确诊断率,及时有效地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降低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最后,在分级诊疗大环境下,各级医疗系统要加强对流感的重视程度,强化医护人员诊治流感的相关培训。

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常务委员

全球肺炎链球菌专家委员会(PACE)委员

俄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北京儿童医院杨永弘教授疫苗接种是关键、药物预防可作为紧急临时预防措施

6月龄~5岁儿童是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应该通过宣传增加我国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比例;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也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因为6个月以下的儿童不能接种,所以如果他周围的家庭成员不得流感,那么这个小婴儿发病几率就会降低;有基础病的孩子也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因为他们一旦患了流感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致命;医务人员经常接触流感患者也是高危人群,,一旦得了流感后容易在病房内传播、医护人员之间传播,所以也强调医务人员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对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近期接触过患者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来讲(如患有慢性基础病的儿童),可以口服奥司他韦进行药物预防,但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作为紧急临时预防措施。

儿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也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要想减少重症发生率和降低死亡率,最关键的就是早诊断、早治疗,不必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阳性再用抗流感药物。重症病人应该及时住院,危重病人应该收入ICU救治。肺炎合并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儿童流感的主要死亡原因。在流感的预防中,我们应该重视疫苗接种,同时药物预防也是一个重要的补救措施。

全国流行性感冒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

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钱素云北京儿童医院特别提醒:

做预防流感小能手

1、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

3、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及家里,都应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得不接触时请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

4、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尤其要减少与孩子接触的机会;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感染流感时,应尽可能相对固定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儿的接触机会,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尽量减少与患儿的接触;

5、根据气温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平衡膳食、加强锻炼、保证睡眠,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6、接种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除特殊情况(小于6个月、对鸡蛋过敏及其他不适合接种的疾病等),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在医务工作者指导下为孩子接种疫苗。

儿科医生也多是父母,工作原因,他们可以说是各种病毒和细菌的最密切接触者,为了避免给孩子染上病,下班之后、回家之前,他们总习惯洗个澡,或者至少在抱孩子之前,洗手洗脸、更换衣物,避免因接触导致孩子病菌感染。健康中国特别提醒:

关于流感疫苗,还应该知道这些

三价和四价疫苗,应该接种哪种?

三价疫苗含甲型H1N1、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一种,四价疫苗增加了一种乙型流感病毒。两类疫苗均可对流感感染起来预防作用,没有优先推荐,可自愿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吗?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是预防流感的最佳手段。

在大多数年份,流感疫苗与流感流行毒株的匹配较好,具有良好的保护力。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仅个别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热痛、嗜睡、乏力、肌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微不良反应,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极少出现重度反应。

关于流感的治疗

一般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建议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治疗重点是缓解如发烧、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导致重症,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对流感病毒无效。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为方便广大市民接种,北京市设立了432家免费流感疫苗接种点和433家自费流感疫苗接种点,从9月10日起启动了疫苗配送及预防接种的各项准备工作,9月16日起陆续为在校中小学生实施免费接种。目前各区正在进行学校的免费接种工作。

看了这么多,

核心问题来了,

我们应该在哪儿打疫苗?健康北京特别提醒:

流感疫苗这里打

北京地区:

1、进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菜单栏“疫苗地图”;

2、打开“疫苗接种门诊地图”后选择“流感疫苗接种门诊”,根据需求选择免费门诊或自费门诊;

3、进入地图页面后,点击左上方的城区分类进行选择。选好城区后,点击地图右上方“选择健康网点”可查看选择您要去的疫苗门诊地址。

北京儿童医院目前未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北京市及其他省市的家长

如果要接种流感疫苗可到社区地段保健科咨询并接种,

也可以咨询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若孩子出现以下情况 需尽快带孩子来医院就医了!

1、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嗜睡或烦躁,甚至出现抽搐等,则提示病重,应尽快就医;

2、3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现发热要及时就医;

3、发烧高于39摄氏度,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频率过快、喘粗气或呼吸困难、嗜睡、异常烦躁、拒绝或不愿饮水超过6小时)时,应尽快就医;

4、1岁以上儿童发烧同时伴有以下症状的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发烧伴有咽喉疼痛的症状,或拒绝吃固体食物,甚至拒绝喝水,可能是咽炎或扁桃体炎;

发烧伴有耳朵疼,小婴儿有哭闹、拽耳朵、突然惊醒的表现,可能是患了中耳炎;

发烧伴呕吐、腹泻,可能是肠胃型感冒;

发烧伴随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等情况,怀疑支气管炎或肺炎;

发烧时间超过3~5天或温度总降不下来,同时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易激惹、烦躁、不可抚慰,出现头疼、呕吐甚至抽搐等,可能是颅高压的表现。

注!!

家长带流感患儿去医院就诊时,

应同时做好流感患儿及自身的防护,

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像很多疾病一样,感冒发烧也需要一个痊愈过程,很难立马“药到病除”,一般首次就诊三天后孩子仍发热或出现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明显加重,才需再次前往医院就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