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大小金门岛的卫星地图。

【环球网军事综合报道】“金厦通水”正式启动。8月9日,金门县副县长吴成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希望将金门与厦门打造成“共同生活圈”,双方互相尊重彼此制度。他表示不反对“一国两制”。此言立即引发台当局不满,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称,“一国两制在金门没有市场”。10日,《环球时报》记者就此专访吴成典,他认为,只要符合同胞根本利益的政策,他都不会反对,“民族能够站起来才最关键”。

环球时报:您认为当前金厦间事实上已很接近共同生活圈的运行模式了。为什么这么说?

吴成典:两岸“小三通”已经运行18年了,一直都很平顺,每天往来金门厦门的船班有四五十次,半小时就到。我们在金门办活动,如羽毛球、舞狮舞龙、马拉松、脚踏车比赛,不管参与者是来自台湾还是大陆,我们都很欢迎,客人相处也很愉快。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以前大陆人来金门都会穿得很整齐很漂亮,男士穿西装、女士会化妆,现在都是穿着家常服、短裤就来了。为什么呢?因为根本不用过夜,常常是早晨过来,下午买了东西就回去。很多金门老百姓到厦门买房子,就跟回到自己家一样,这就是共同生活圈。

环球时报:日前台“移民署”和陆委会等“联审会议”否决您参加大陆引水典礼的申请。您有何看法?

吴成典:我是很想去,但是他们不批准,我也只能接受。从大陆引水谈了很多年,双方也都同意,大陆和台湾都帮了金门很多。

环球时报:您昨天说不反对“一国两制”,引发陆委会不满。

吴成典:其实以前台湾对金门就是“一‘国’两制”,两岸对峙时,台当局颁布“金门马祖地区战地政务实验办法”,金门就是战地政务,发行自己的钞票,有报社、酒厂、自来水厂,台湾本岛很多县市都没有这些东西。到现在,金门和台湾本岛的差异还是存在。所以说,金门就是在“一‘国’两制”下走来的,现在大陆提出“一国两制”,为什么不能谈呢?

陆委会的立场肯定要那样讲。我们倾向于从生活层面,同胞之间互相体谅、携手合作,民族能够站起来,这才最关键。我也不是讲我个人的意见,我是把老百姓的想法表达出来。只要符合老百姓利益的政策,都不会反对。

环球时报:大陆国台办主任刘结一本月5日出席“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通水现场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止“三通”,两岸应该全面通起来。您认同吗?

吴成典:金门有1700年的历史,其中1600多年金门和厦门都是在一起的,以前金门老百姓经常去厦门割牧草来养牛养马。所以在金门人看来,金门和厦门都不能说“一家亲”,因为原本就是一家人。

两岸刚启动“小三通”时,福州书法家陈奋武到金门来为我们题字,写什么好呢?我说就把三个“通”写在一起吧!我的解释就是“通通(都)通”的意思,除了“小三通”,我们还可以通气、通捷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