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作为我国四个行业性节日之一的记者节如约而至了。这是一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一个不放假的节日。今天,我们记者依旧奔忙在采访的路上,和许许多多个日子一样,今天是平凡的一天、普通的一天。

回顾2018年已逝的时光,我们经历了许多,江湛铁路开通、台风“山竹”来袭、阳春洪水、书香节、刀博会···在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总有一群肩扛摄像机、手握笔头的记者。他们不畏夏日,不惧台风暴雨,他们总是走在新闻的第一线,把最前线的信息通过文字、声音、图像传递给观众和听众。

这是一段台风“山竹”来袭时,记者从阳春洪水一线传回来的画面。当时的阳春被洪水围困、通讯中断,我们的记者、主持人勇敢地深入阳春的重灾区,在通讯极为不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微弱的手机信号及时地将灾区的最新情况传递出来。

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瞬间、每一个令人感动的时刻,记者,成了这个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阳江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记者朱梅:“我觉得做记者很幸运的地方就是可以通过画面和声音,将这些感动的瞬间记录下来,而且让更多的人知道。其实当记者有3年的时间了,也算是见证了一个城市的成长,现在我们的高铁通了,交通也是逐步完善,整个城市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产业规模也是不断壮大,城市跨出的每一步,我们作为一个见证者,我觉得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事情。”

阳江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记者曾钟锐:“我没有当记者之前,觉得记者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当我现在踏入了记者行业,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辛苦,但是又能够让你成长的一个职业。在平时的采访中,我们深入到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去报道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我觉得记者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又能让我收获很多。”

乡村振兴、扶贫路上、社区民生、医院故事····处处都有记者的身影,他们不仅为时代留影,同时还为人民发声。

阳江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陈伟良:“我做记者都6年了,一直扎根在基层,其实做这份工作能够帮到其他市民群众,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得到,这份荣誉只有在这个岗位上才能体现出来。”

夜里10点过后, 广播里总会传起一个熟悉而又温暖的声音,这个声音就来自于阳江广播FM91.6/FM89.5。多少个孤独的夜晚、多少个夜里独自前行的日子,因为这些声音的陪伴,让生活渐渐有了不一样的温度。

阳江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中心主持董帅帅:“从毕业到单位已经有4年的时间了,4年多的时间我收获了很多,因为我做了一档节目叫做《爱上一座城》,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节目,在这里我收获了很多的感动,很多的粉丝。我也希望今后能将这个节目办得越来越好,也希望通过自己最温暖的声音,去温暖这个城市的人,最后我也祝愿所有的记者,记者节快乐,身体健康。”

市消防支队干事韦智锋:“一直以来我都跟阳江的记者朋友奋战在一线,无论是“山竹”抗洪的现场,还是在各个火灾的现场,他们都是我们一线的好战友、好朋友,跟我们一起并肩作战。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向你们也说一声,谢谢,节日快乐。”

作为阳江主流媒体,阳江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 不仅电视画质实现从标清到高清的转变,同时广播也实现了数字化的跨越,节目制作水平、播出效果也不断迈上新台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

阳江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中心记者关秀同:“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新闻的视角聚焦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我们要不断地练好我们的文字功夫,创新话语表达,用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更好地传播阳江好声音,传播社会正能量。”

阳江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副主任梁剑华:“我们要继续创新新媒体产品,更加精准地传播好党的声音,强化我台新媒体平台功能,不断优化平台服务,提高新闻宣传的传播力,讲好讲活新时代的阳江故事。”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光明。

肩扛责任,心系百姓,

冒着骄阳,顶着风雨,

我们将一直勇敢前行。

文字:朱梅

摄像:李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