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确实,刘伯温对于俞源古村的设计是上心的,他是据天体现象来设计村庄布局,以此建造这个村落。据《俞氏宗谱》有载:俞源村系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刘伯温按天体现象设计的村庄布局而建造的。

据《重锓诚意伯文集序》评价刘伯温:“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

刘伯温:上知天文的传奇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能够从一介贫苦农民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得以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起大明王朝。这其中,有一个人可谓是居功至伟,此人便是刘伯温,被称为堪比武侯诸葛亮的神奇人物。

刘伯温,又名刘基,是处州青田县人,即是今天的浙江温州文成县。刘伯温满腹经纶,既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又精通兵法谋略。他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为大明王朝的辉煌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明太祖朱元璋盛赞:“吾之子房也”。
刘伯温是否真的如传说中这般能掐会算、料事如神呢?浙江有一古村落,百年来所生的奇事,或许能让人窥探这位传奇人物的本领一二。
此村名为俞源古村,是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的一个村落,坐落于武义县的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远。
这个村子的村民基本上都姓俞,且在这个村落里面有明、清古建筑达395幢之多,可以说超过了有“中国第一古村”之称的江西乐安流坑村。
据《俞氏宗谱》有载:俞源村系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刘伯温按天体现象设计的村庄布局而建造的。
因此,俞源古村的来头可以说是不小的,设计者是明朝的开国国师刘伯温。

事实上,这个村落始于南宋时期。是当时在浙江丽水松阳出任教谕的杭州人俞德,因其过世后,其子俞义护送父亲的灵柩时经过此地留宿。但第二天,俞义却发现父亲的灵柩被紫藤缠绕了起来。
眼前的境况,使得俞义认为这里便是父亲最终的安息之地,于是他便将父亲葬在了这里。
对村庄的重新设计
此后的岁月中,俞家人为了能够更好守墓,便在此地形成了一个小村庄,名为俞源村。
然而,村子在建立后,因经常受到旱涝灾害,使得村民们苦不堪言。终于,刘伯温的到来改变了这个村落的命运。
到俞家第五代时,有一个名叫俞涞的人,他与刘伯温两人是同窗,且关系不错。
有一次,刘伯温经过了俞源村,借宿在了俞涞家。两人秉烛夜谈之后,刘伯温得知了这个小村庄饱受旱涝之苦,心生不忍,于是就决定重新对村庄进行设计。

确实,刘伯温对于俞源古村的设计是上心的,他是据天体现象来设计村庄布局,以此建造这个村落。
刘伯温对俞源村的设计依据有:“改村口的直溪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并设立太极图;村庄的建筑按星象和八卦布局设计。
村周的11道山岗与太极阴阳鱼构成了天体黄道12宫,八卦形排列的28座堂楼则是对应星象二十八宿,七星塘与七星井则呈北斗星状分布。”
从此之后,在六百多年之内,这个村落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洪涝灾难,甚至还出现了许多未解之谜。
俞源古村六百多年来的奇事
在村内,有一口“气象井”,若是井水清澈见底,那么当天便是天气晴朗;若是浑浊阴暗,便会下雨。
且在俞源古村的一处古建筑上,有九条木雕成的鱼,它们能够随着天气变化来改变颜色。

而在每一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六日,俞源古村必然下雨,就算是大旱时期也依旧如此。
在村子中的裕后堂还叫作“五无”,因为这个屋子常年无灰尘、无蜘蛛网、也无苍蝇、蚊子、鸟雀。并且,在这个屋子之内,也从未有过夏天。
很显然,这些问题是暂时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因此,也让俞源古村有了些许神秘的色彩。
2001年时,俞源古村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 年时,俞源村古建筑群的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俞源村也先后获得了“中国民俗文化村”、“全国文明村”、“中国绿色村庄”等荣誉。
正是因为俞源古村的深厚文化底蕴、奇异布局以及罕见的古建筑群和精致的木雕、砖雕等,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

在俞源古村开放后两年多内,英、美、法、德、日等十三个国家的专家和学者纷纷慕名而来。
小结
除此之外,俞源村还有非常多的神奇的传说,这也让我们不得不对刘伯温的智慧而有新的认知。
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极其博大精深,需要后代人更加深入地去探究和发掘。
参考资料:《重锓诚意伯文集序》、《俞氏宗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