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立冬介绍

  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立冬是四时八节的大八节之一,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在立冬这天到达黄经22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秋季作物收获晾晒完毕存入粮仓,动物也准备冬眠,万物收藏,规避寒冷。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所以南北温差可达30℃到50℃之多,北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南方还是艳阳高照,青山绿水。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

  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

  

  二候地始冻 |

  土地也开始冻结;

  

  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

  “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の物候

  寒风乍起

  

  

  枫叶满阶

  

  

  万物收藏

  

  

  细雨生寒

  

  

  蛰虫休眠

  

  

  窗前负暄

  

  

  逐光暖行

  

  

  橙红橘黄

  

  

  寒炉煮茶

  

  

  

  

  立冬の习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

  贺冬 |皇帝在这天会率领文武百官设坛祭祀,并举行相关的迎冬仪式,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冬至这一天的民间,百姓们都会好生歇息,不做其他农事,以此犒赏一家人整年来的辛苦劳作。因而民间出现了互相拜贺、宴请之俗,称为“贺冬”或“拜冬”。宋代以后,每逢此日,人们便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立冬之日人们爱吃饺子。有人说是因为饺子是源于“交子之时”,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又有人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面很容易被冻伤,所以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

  

  

  在我国南方,立冬时节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补充能量。

  

  涮羊肉 |“北吃饺子南吃葱,铜锅羊肉好过冬”。在清代宫廷,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后来民间也热衷此道。铜锅炭火,汤底澄清,只需加入姜片、葱段等。炭火烧得锅里清汤滚热,拿着筷子夹着红白相间、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汤里这么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酱料里那么一蘸,入口即化,酱香肉香合二为一。

  

  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家里的餐桌上就多了个盛香醋的小碟子,开餐前添上绿白相间的葱末,再滴上诱人的香油。吃鱼或肉就着葱花一并下肚,既吃了美食,葱儿又送来冬季里的健康。

  

  立冬养生

  立冬,才是每年养护身体的开始。因为冬天是收藏的季节,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来年的身体健康埋下根基。

  饮食:多白、少咸

  1. 多吃“白色”食物

  中医认为,从五行五色养生的角度来看,立冬后应当多摄入“白色”食物来养生,功效显著。白菜 | 百菜不如白菜。不要小看白菜,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长期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冬天。

  白萝卜 | 冬吃萝卜赛人参。白萝卜中含有芥辣素,有一定的消炎清热作用。此外,白萝卜中含有木质素和多种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等作用;其富含的矿物质可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预防冻疮等疾病。

  2. 少吃咸多吃苦

  专家提醒,立冬过后,要少食咸,多吃苦味食物。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保健功能。

  3进补食谱

  羊肉甘温,冬季温补最宜。同时辅以生姜或大葱等味辛微温的食材,再加入当归甘温、微辛微苦,甘温宜于温补,微辛稍具流通性,微苦可以适当潜藏相火,可使羊肉补而不滞。

  起居:早睡 晚起

  1早睡晚起

  在生活起居方面,专家建议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2锻炼推迟立冬后,锻炼要避免高强度运动,最好在上午9至10时以后或下午4至5时进行,要避免在大风降温天外出,不要长时间呆在室外。

  心理:恬淡安静情志方面,中医讲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静,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多晒太阳。

  

  立冬の诗

  《立冬》唐·李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宋·方回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立冬即事二首》宋·仇远一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二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立 冬》明·王稚登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之道

  1. 从古至今,国内海外,人类总有惊人的相似

  按照《时间之书》的说法,每个节气都有自己所对应的卦象,立冬对应的是否卦、萃卦、晋卦。萃卦时空即是大自然的生物、人类社会的民众抱团取暖萃取之象;晋卦是问候之象,人们相互嘘寒问暖,自行解决取暖问题,王朝时代的官场流行送取“炭敬”,即今天的“取暖费”。直到今天,11月中旬的晋卦时空仍然是征服想居民保障供暖的时候。巧合的是,世界问候日(11月21日)也在立冬期间,人文、天文在此有着奇妙的印证。

  2. 闲时的选择

  我国还在农耕社会时,春夏秋时广大的劳动人民都在土地上耕耘,到了冬天,万物收藏,总算开始闲暇下来。此时,智者们总会召集人们一起做些事情,以免大家放任自流。

  比如,古代天子会会在立冬这天进行迎冬礼,礼毕之后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其妻子儿女。这一习俗延续至今,每年冬天征服都会派人想军属、烈属送寒衣。

  再如,王朝统治者会在此时动员民众“兴修水利”,

  最后,冬学堂也在此时开设,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春耕秋收都需要他们帮忙,终于到了农闲时节,孩子们及可以进入学堂识字,从立冬到腊月十五,三四个月的时间就算毕业了。虽然不及读书人,但是所学的东西也能立身处世了。

  “野蛮之徒总是先占领空白之地”,闲暇时间,你会做什么呢?下个节气为小雪,欢迎持续关注幼师宝典,关注二十四节气系列。

  

  幼师宝典APP

  你懂孩子,宝典懂你

  

  搜索更多优质资源

  下载APP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