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一:收放自如拿捏亲王

影视剧里的慈禧太后,出场不是看戏就是吃宴席,但只凭这个就能掌控晚清近半个世纪?对她本事体会最深的,当属恭亲王奕。

在当年辛酉政变里,正是恭亲王奕关键时刻助拳,亲手把慈禧捧上“垂帘听政”的高位。立大功的奕,也风光就任议政王,把清朝行政权力大把抓。但风光了才四年,慈禧就接蔡寿祺弹劾奕的由头,把奕所有差使全撤掉。直到奕在满朝哗然里,入宫痛哭流涕请罪,才算恢复了奕的官职。但“议政王”的头衔,却是顺水推舟拿掉了。

这场折腾后,慈禧拿捏大臣的手腕,从此更放轻松。1874年七月,为重修圆明园问题,奕又与慈禧怼上。这次慈禧根本没出面,先由同治帝出面,革掉奕亲王爵位,两天后慈禧又出面,把奕的爵位又赐还给他。一番打巴掌揉一揉,文武双全的奕,也是从此没脾气,为人做事更低调。待到1884年三月,接着中法战争作战不力的由头,慈禧终于罢掉了奕的大小职务,史称“甲申易枢”。这位洋务运动的扛旗者,就此淡出晚清政坛。

只看这“温水煮青蛙”般的过程,就足见奢靡享乐的慈禧,不动声色的心机手腕。

二:确实有格局

在晚清名臣曾纪泽的日记里,野史中常是昏聩专横模样的老太后慈禧,眼光格局并不差。

身为一位当年慷慨担当重任,迎着沙俄刀锋抢回伊犁国土的外交英雄,曾纪泽的做事不但硬气,更是非常仔细。仔细到他觐见慈禧的过程,都原原本本写成了日记。其日记里的对话,非但没有空话,相反句句实在:慈禧详细向这位外交人才,询问了近代国际外交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西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外交的困难甚至屈辱。甚至西方海军的发展水平。每句对话,都是深深的危机意识在其中。

尤其叫当时晚清顽固派们汗颜的是,面对沙俄威胁都不退缩的硬汉曾纪泽,也曾在慈禧面前大倒苦水,哀叹晚清落后挨打造成的耻辱,还有洋务派们为办洋务自强受的委屈。也惹得慈禧发出一声著名叹息:“可不是么。我们此仇何能一日忘记,但是要慢慢自强起来。你方才的话说得明白,断非杀一人、烧一屋就算报了仇的。”

虽然,慈禧承诺的“自强起来”,她并没有做到。但以此句话来说,比起晚清政坛上,那些满嘴忠君道理,做事却昏聩保守的“清流”来。她的格局,真心还是强一些。

三:任性坑国

有手腕有格局的慈禧,为何不能令晚清走向自强?可以瞧瞧甲午战争前后,她的所作所为。

虽然“慈禧挪用北洋水师军费”的说法,以晚清的财政制度说,算是一口黑锅:慈禧修颐和园的钱款,是以“海军衙门”的名义筹的,本身就是用在慈禧个人享受上。就算不用在颐和园,也绝不会用在海军方面。但放在甲午战争前后,慈禧的表现,却实实在在各种坑。

比如就是慈禧做寿的开支,除了传说中的“海军军费”外,还有三百万两白银,属于“部库提拨”,这笔钱里就包括“备饷需边防经费”,属于国家军队边防建设,最不能缺的钱。可就这么被大手一挥,变成了各种戏台楼阁。特别是在1894年3月,朝鲜那边已经战云密布。慈禧呢?还只是关心着街面上的点景戏台修建。明明战事在即急用钱,却是大把往街上砸钱。

甚至,1894年7月25日,日军突袭丰岛海面,对北洋水师不宣而战,运兵船高升号沉没,六百将士壮烈殉国时,中外都一片震惊,满脑子“做寿”的慈禧,第二天还是大张旗鼓,在宁寿宫里乐呵呵的看戏。日本侵略者的刀锋,数百将士的鲜血生命,对于那一刻的朝廷大员们,仿佛浮云一般掠过。

哪怕8月1日,中日已经正式宣战,前线军费开支暴增,慈禧的万寿庆典工程,依然在热热闹闹建设。甚至在战斗爆发几天后,内务府还在向户部狮子大开口,把本来要划拨前线的军费,强行拿去置办“侍卫庆典朝衣”。而当清军在鸭绿江死战时,1894年十月初五,慈禧的“万寿庆典”,依然热热闹闹在宁寿宫皇极殿开始,场面奢华无比,全无战争年代的模样。

论及甲午的战败,马关条约的国耻,慈禧的有权任性,却是逃不掉的责任。

四:逃亡路上的瞎糟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克北京,著名的“庚子国难”上演。慈禧太后与诸多王公大臣仓皇逃跑,一路受了不少“洋罪”后抵达西安,然后,又开始糟了。

慈禧来到西安时,正是整个陕西大地,面临空前干旱的时候。陕西受灾人口超过八百万,饥民三百多万。也如此困顿,也没耽误慈禧的舒服日子。慈禧进入西安这天,正是寒冷的十月底,饥荒里的西安百姓们,被强迫在雨中迎接慈禧的到来。西安府中学的学生们,还被强迫在雨水里“跪迎”。

接下来的日子里,陕西巡抚衙门成了慈禧的“行宫”,且装修十分豪华。“行宫”里连御膳房都有,上百个厨子给慈禧服务,每天一百多样菜供慈禧选。第二年夏天酷热,慈禧每天都要喝酸梅汤,所用的冰块,全是从西安城外百多里的太白山拉来。虽然那个时候,八国联军正肆虐中华,北京城正遭受浩劫,但慈禧在西安的日子,以《庚子—辛丑随鉴记实》形容,却是听戏画画全都有,每天都十分滋润。

如此滋润生活,当然劳民伤财,他们一群人在西安的花费,一年的时间里,保守估计却有一百九十万两之多。待到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清王朝大笔白银赔出去,慈禧也要“回銮”了,却又在西安拉走了三千辆大车装载的财物,耀武扬威离开。

但对这劳民伤财,慈禧也很“知足”,以她的话说:“自来在京膳费,何止数倍,今可谓省用。”这一次,本太后很节俭了。‘’

只看这离开西安时耀武扬威的场面,听听慈禧这句“自谦”,就知这国破山河在的清王朝,确实没救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我的青年时代》(于右任)、《庚子—辛丑随鉴记实》、《陕巡大事本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