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竟是肝硬化、心衰竭病征!水肿7类型教对症消肿

引起水肿的原因

说到引起水肿的原因,有非常多种,当发生水肿症状时,最好先了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并判断是否需要就医,以免主要原因产生病情变化,而延误最佳的就医时间。

首先,我们要知道水肿分为单侧和双侧水肿,单侧水肿通常发生在局部范围,双侧水肿发生的范围和影响层面都较大。而造成水肿的原因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大类型。

单侧性的水肿

局部血管栓塞

血管栓塞造成的水肿,最常见的便是深层静脉栓塞的症状,当深层的静脉出现血管栓塞时,会使静脉的血液无法顺利回流。一般来说,因为静脉栓塞引起的水肿,多数为单侧的下肢水肿,而轻微者的水肿部位是足部、脚踝、小腿,严重者可能会连大腿都出现水肿状况。

淋巴水肿

淋巴又称为淋巴液,是由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后形成的、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而淋巴是组织液回流时的辅助渠道,更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可以维持体内的组织液平衡。

一般来说,正常的淋巴会经由淋巴系统遍布全身,再回流到静脉,以完成组织液的回流和交换。但是,当体内的淋巴流动发生异常时,就会造成组织内的淋巴液过多,进而出现淋巴水肿。

体质性水肿

造成体质性水肿的原因通常与生活型态有关,也就是上班族常见的久站、久坐,或是缺乏运动所造成的血液循环不佳。体质性的水肿通常会发生在下午以后,患者的脚踝、小腿会出现明显的肿胀感,这时,可以透过一些简单的运动,让体内的血液循环变好,以消除水肿。此外,有些女性在经期前、经期期间,有可能会出现局部水肿的现象,通常在经期结束后便会自动恢复。

双侧性的水肿

营养不均衡

有些人因为减重或其他原因,摄取低量或甚至不吃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但当体内的蛋白质摄取不足的情况下,有可能引发一种低营养的状态,虽然在体重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经由肝脏合成的血清白蛋白质、血清总蛋白质可能会因此而不足,进而引起水肿、腹水等问题。

肝硬化

肝硬化造成的水肿,有点类似营养不均衡,不过,这是因为肝硬化的患者,其肝脏制造白蛋白的能力不足,造成血液中的白蛋白过低,使血管的内渗透压下降,血管内的水分和钠会因此渗透到腹腔或其他部位,形成腹水,而腹水会使下肢的静脉血液流动受阻、变差,进而造成下肢水肿的问题。

心脏衰竭

当心脏衰竭时,心室会无法输出足够的血量,使血液从下肢回到心脏的过程受到阻碍,进而造成过多的血液堆积在下肢,这时就容易引起水肿。

肾脏病

肾脏病引起的水肿,是因为身体经由尿液排出过量的蛋白质,使血液中的白蛋白过少,而引起水肿。此外,当肾脏无法正常代谢体内的水分及盐分时,也会引起水肿。而肾脏病引起的水肿通常是全身性的,多发生在脸部、上肢、下肢等处。

药物

关于药物引起的水肿,则以治疗

高血压的药物,或含有类固醇、雌激素、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等最为常见。至于哪些药物会引起水肿反应,则以药物的说明书为主,建议在使用前详阅内容,才不会造成水肿还不知道原因。

上述的七种造成水肿原因中,最常见的是体质性的水肿,其肿胀程度也较轻微,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通常不需要做任何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也可以慢慢恢复。但若是影响到生活或会感到不适,就可以做一些和缓的运动或按摩,让循环变好,进而消除水肿。因此,我们在下一个章节里提到的消除水肿方式,是以消除体质性的水肿为主。

但是,若持续按摩一段时间,水肿的情况还是没有改善,且有变严重的现象,建议最好尽快就医,检查心脏、肝脏、肾脏的功能,以找出真正的原因。

膀胱经按摩法

膀胱经小腿刮痧法

膀胱经位在小腿背面,途经合阳、承筋、承山、飞扬、昆仑等穴位,刮膀胱经可以改善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以及四肢酸痛、背部酸痛等问题。

刮法

先将乳液均匀涂抹在腿部。使用刮痧板,从小腿背面的合阳穴轻轻往下刮,直到背面的脚跟处即可。若想要消除水肿,则由下往上刮即可。而刮的力道以轻微会有酸痛感就好,不要太大力,以免造成瘀青或皮肤受伤。

次数

左右脚都要刮,每脚刮30次。

膀胱经手指+手掌按摩法

先在手上涂抹按摩油,并利用双手大拇指的力量,由下往上压按膀胱经。穴位可以不用太精准,以按摩时会感觉到轻微酸痛的位置即可。

以掌心的力量,由上往下轻抚膀胱经的经络位置,力道以会感到轻微酸痛感即可。若想要加强效果或放松肌肉,可以边轻抚边揉捏小腿肌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