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记者王涵外资银行进入在华市场曾一度存有“狼来了”的声音。

  “10年前初入中国时,很多人认为外资银行是‘狼’,当时我在跟监管层沟通时就说,我们其实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大华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叶杨诗明如是描述眼中的外资银行,并进一步坚定在华发展的承诺,创造新的增长点。

  其实,公开的数据支撑了叶杨诗明的形容。10年前,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约为52.6万亿,如今以达到252万亿。同期外资银行资产规模从1.25万亿元增长到3.24万亿元,但外资银行占我国银行业资产的比重则从2.38%降至1.28%。在资产规模及增速上,中资行早已具备与外资行比拼的综合实力。

  另一方面,其实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已悉数打开。譬如,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股权投资比例规则;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设置限制;允许外国银行在华同时设立外商独资银行和分行,将外国银行分行吸收中国境内公民的定期存款的数量从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下调至50万元等等。

  正值大华银行(中国)正式开业10周年,11月6日该行在上海陆家嘴举行总部大厦开幕仪式。大华银行(中国)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符懋赞表示:“作为第一批在中国法人化的外资银行,过去10年大华银行的业务稳定增长。如今,随着中国金融开放力度加大,‘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大华银行将进一步联动境内外金融资源,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解决方案。”

  开幕式当天,大华银行与中信银行、新加坡星桥腾飞集团和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三家机构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深耕跨境金融服务,共建金融科技生态园。中信银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颜颖表示:“大华银行是中信银行核心代理行之一,双方将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发挥优势,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好的跨境金融服务。”

  大华银行(中国)同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携手共建金融科技生态圈,推动资源共享,共同服务有意或已落户陆家嘴金融城以及有计划走向东南亚的金融科技企业。

  2008年至今,大华银行(中国)在12个城市建立了16家分支机构,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增长近4倍,税后净利润增长5倍,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长到55亿元。十年间,大华银行(中国)获得了人民币零售业务牌照、在华黄金交易会员资格;2012年则获得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资格以及银行间黄金询价资格等。

  对于外资行今后的发展之路,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张锐表示,外资银行在融资成本、人才技术、产品创新及境外渠道方面把控着显著优势,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与跨境业务将成为他们势在必得的商业地盘。

  王涵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采访部记者 关注并报道银行、保险、互金等领域事件,擅长深度报道。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