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酸、烧心、哮喘、胸痛、咽炎……你到底有多少面孔?

01,仅约4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认为这需要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依然非常欠缺。

这种疾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大约在20%到40%;在我国发病率也不算低,北京地区发病率接近10%,西北地区与欧美国家类似,而南方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有7%-8%。

胃食管反流病,如此耳熟能详。胃食管反流疾病诊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说:“只有约40%的患者认为这是需要治疗的疾病!”

他说,更不乐观的是,即使患者有认知,治疗的过程也充满“陷阱”。

GERD是一种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及以上的部位如咽、气管、肺、耳鼻喉等引起的慢性症状和(或)组织损伤,在消化科很常见。

某些患者临床表现不属于消化道症状,就会去其他科就诊。其症状多样、反复发作、对抑酸治疗的反应性不一,且常与功能性胃肠病重叠,部分消化科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也造成漏诊误治。

02,GERD会引起哪些非消化道症状?

胃内酸度高,食管酸度低,当胃内物反流至食管会引起患者反酸,患者会感到烧心,严重者胸部有疼痛感。这三种食管内症状较易识别,其中胸痛的诱因还需与肺部、心血管及其他创伤性疾病鉴别。

GERD患者的反流物(腐蚀性、刺激性和免疫反应性)不但可到达食管,还可进一步到达口腔、气道等相连的反流通道,继而引起相应部位症状、并发症乃至终末器官效应。

在呼吸系统方面引起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等;也有人表现为咽炎或声带假性囊肿、息肉等;还有患者表现为中耳炎、鼻炎、牙齿病变等,他们往往到五官科就诊。

长时间胃食管反流可能造成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精神异常,也可能造成性功能减退等。

GERD的不典型症状或食管外症状如慢性咽炎、咳嗽、哮喘、胸痛等复杂多变,危害性大,亦非常常见,但人们不会将这些症状与胃肠道病因联系起来。

03,七大因素导致胃食管反流病

说到GERD的致病原因,总结了以下几点:

①遗传因素:不同家族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其GERD发病率比其他人高;

②生活、饮食习惯:有些人夜生活丰富,夜宵饱食后立刻平躺容易造成胃内食物反流。另外,高蛋白、高热量、高糖等酸性食物进食过多也容易造成胃酸反流;

③肥胖:肥胖的人一般腹压较高,当腹压大于胸腔压力时,食物就会反流;

④解剖异常:有些患者先天食道裂孔薄弱,容易造成食道裂孔疝,从而引发胃食管反流;还有些患者膈肌发生退行性病变,肌肉退化、变薄,导致胃食管反流几率增加;

⑤年龄:胃食管反流病在4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有研究统计,从40岁到70岁之间,每增加10岁,胃食管反流的发病率就增加10%左右;

⑥食道下括约肌压力过低/食道蠕动功能减退:这部分患者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食道下括约肌压力过低,而胃底压力高,易造成反流;

⑦其他疾病:如胃酸分泌过多形成的溃疡病,容易造成反流。

04,得了胃食管反流病,怎么办?

GERD治疗主要包括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内镜下射频治疗及手术治疗四种方式,其中药物是主要治疗方式。并非所有GERD患者都需服药或手术治疗,一些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或者饮食习惯,其症状会缓解或逐渐消失,这部分患者占60%-70%,但约30%的患者症状顽固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GERD治疗药物中,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效果明显,但治疗效果不一,某些患者或需加大剂量或联合其他药物。少部分患者需行外科治疗,从而摆脱或减少药物治疗。

关于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建议是:

有食道裂孔疝的GERD患者有明确手术指征;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效,但须终身服用时;

胃食管反流造成反流性食管炎或者Barrett食管者;

症状严重危及生命者。

05,手术治疗安全吗?会不会复发?

GERD的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内镜下射频治疗、内镜下抗反流手术、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和开胸开腹手术。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不断发展,以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应用较多,我国目前以短松Nissen手术为主。

术后近期并发症常见的有哽咽、进食困难,因为胃底折叠后,胃食管贲门处做了抗反流装置,手术后会发生水肿。术后3个月内这种症状是正常现象,会慢慢自行吸收。另外,术中大出血的情况也有发生,消化道瘘,食管瘘或胃瘘也偶有发生,可保守治疗。远期并发症会出现食道裂孔疝的补片侵蚀食管进而造成食管瘘,危险度高。

关于术后复发,复发有两种,一是手术没有做好,二是术后远期复发。后者也与术中抗反流装置的松紧有关,这是把双刃剑,抗反流装置较松易远期复发,较紧则容易造成近期哽咽。建议术中根据患者年龄及食道情况做出合适选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