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 视觉中国

从10月25日起,伊恩·麦克尤恩在中国北京、上海两地进行了为期8天的文学之旅。 资料图   法治周末记者 武杰 10月25日,北京的雾霾突然有些重了,一架来自英国的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 也许因为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曾在《坚果壳》这本书中写到,“他们的言语悬荡在空中,就像北京的雾霾”。北京便用这雾霾来迎接他的第一次到访。 当身着棕色外套、白色长裤、一条红色腰带点缀在腰间的麦克尤恩出现的时候,人们很难将这位笑容谦和、满头白发的作家和“恐怖伊恩”的绰号联系起来。 已经有近50年创作经验的麦克尤恩表示,自己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只关注缺陷、阴暗、不完美的作家,而是慢慢让光透进来,这光包括爱情、政治、科技、音乐、法律各方面的元素。谁能想到,这位70岁的老人,当下正在关注着人工智能领域的话题。 “数字革命”便是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参加“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致敬环节时发表演讲的主题。他由互联网谈到人工智能,再谈到人造人。一场伟大的冒险将就此展开,无论它带来的会是美好还是恐怖。 伊恩·麦克尤恩在中国北京、上海两地为期8天的文学之旅也随之展开,中国的读者将第一次看到真实的麦克尤恩,无论是“恐怖伊恩”还是依旧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写作充满热情的伊恩。   别样麦克尤恩

创办于2016年的“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每年都会致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对文学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倾心关注人类的爱、困境、理想的作家,本届盛典致敬的作家正是英国国民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因其充满魅力、风格与敏锐智慧的作品为叙事艺术作出的杰出贡献。 麦克尤恩在27岁时,就凭借处女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获得毛姆奖,一举成名。此后笔耕不辍,《阿姆斯特丹》获得布克奖,《时间的孩子》获得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得全美书评人大奖,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膺2008年金球奖最佳影片奖,获得2011年耶路撒冷文学奖等。迄今为止,麦克尤恩已经有17部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并出版。

“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的致敬词提到,麦克尤恩擅长于把社会景观缩微到家庭、两性和情感内部,从人与自我及社会之间的冲突出发,思考时代的精神状态。他小说的“当代性”不是以整体景观或社会总体关系的方式出现,而是以隐秘情感中人的表现去窥探人类社会结构形成之原动力——它不是来自于对崇高的向往,而是来自于人与自身的博弈,它不是来自于健康的亲密关系,而是来自于彼此的疏离和疏离之中的行动,以此来表达暧昧复杂的人性和社会生活。

夫妻背叛,父女疏离,变态之欲望,在一种驳杂晦暗的描述中寻找人性的某种真相,正因为人性的复杂,人们才会把揭示人性晦暗、现实多面的他称为“恐怖伊恩”,以至于麦克尤恩“委屈”的辩解:“《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本书明明是以一种幽默的笔法写的,为什么大家体验不到,我写了那么多有趣的笑话,好像很多人根本感受不到?”当有读者能够感受到文中的幽默时,麦克尤恩表示非常快乐,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当然,麦克尤恩坦诚,早年所写的短篇、长篇小说,确实有太阴暗、有幽闭恐惧症的倾向,同时过于有野心,但是当他从小说家的身份中出走,去做剧作家,写剧本、写歌剧,重新回到小说的写作时,他发现自己可以作画的花布变得更加舒展、开阔了,笔触也变得比以前更加具有温度,整个写作范畴也被拓展了,所以才成为更加具有野心的作者,此时的野心已经不是最初一个毛头小伙急于在文学界“吓”出一片天地了。

“我知道我拿不到诺贝尔奖”

虽然获奖不断,但是70岁的麦克尤恩其实早已经看开了。“现在我对布克奖已经不感冒了。”身为诺贝尔文学奖多年来的大热人选,他也冷静的提到,“反正我也知道我拿不到。”

他认为得奖是好事,是蛋糕上非常美妙的糖霜。但更多的是写作这件事的副产品。“我觉得真正应该关注的还是写作本身,其他都是浮云,都是稍纵即逝的浪花,当然这个浪花有的时候也很美,因为有的时候它是以银行支票的形态展现在你面前,或者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奖杯,可以放在窗台上装饰。”在麦克尤恩看来,作为作家,最后大家记住的只是作品,包括莎士比亚、荷马、陀思妥耶夫斯基,人们并不会记得过他得过什么文学奖,人们记得的是他们的著作。所以到最后判断一个作家,并不是说他手上有多少奖杯,或者说有多少银行账户的支票、奖项,其实到最后还是看作品。

直到现在,麦克尤恩还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正如他说的,用作品说话。

今年上半年,1948年出生的麦克尤恩,用新作《坚果壳》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这部小说以一个未出生婴儿的视角,重述了一个现代版《哈姆雷特》的故事。

中国作家余华曾这样评价过麦克尤恩:“他的叙述似乎永远行在边界上,那些分隔了希望和失望、恐怖和安慰、寒冷和温暖、荒诞和逼真、暴力和柔弱、理智和情感等的边界上,然后他的叙述两者皆有……他在写下希望的时候也写下了失望,写下恐怖的时候也写下了安慰,写下寒冷的时候也写下了温暖,写下荒诞的时候也写下了逼真,写下暴力的时候也写下了柔弱,写下理智冷静的时候也写下了情感冲动。”

但麦克尤恩表示,这其实只是早期的他。“这位中国作家的描述可能只适用于我的一部分作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会把自己的人物放在很极端的环境下,让他经历所谓火的考验以后,想看这个人物会不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会不会脱胎换骨成完全不同的人,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兴趣,我的很多早期作品都属于这个类型的。后来很多年我的专注点变了,现在这个方向又变了,所以目前我是在不同类型之间游走的状态。”

如今,一本关于“人造人”为中心的三角恋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困境的科幻小说,正由伊恩·麦克尤恩讲述着。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机遇与困难,正是他所说的不同类型。

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心,是灵魂的一种死亡

中国的读者通过小说,早早的认识了作家麦克尤恩,但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作家、媒体、读者都围绕在他身边,急于了解他。

麦克尤恩出席的活动,即使提前半小时入场,都很难找到容身之处,热情的读者拿着麦克尤恩出版的小说早已等候多时。

在“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结束之后,有个媒体采访的环节,一些读者就留下来站在门外,一直等到群访结束,让他签名,跟他讲述自己对他的喜爱

因此,在中国的这几天,麦克尤恩更多的是在讲述自己,他小心地表达着遗憾:“所以当一个人不断的说自己的时候,他学到的东西很少。当我停止不再说话,我能不说话的时候,我就会学到一些东西。”“我来一趟中国,也想听听中国文学的事情,多学习一下。”

保持好奇心,便是麦克尤恩这些年来不断出版新作的“秘密武器”。“这个档口我可以把很感兴趣的事情写成小说。我更加重视的是好奇心和时机的把握。好奇心是重要的一个元素,让人的脑子、心灵保持年轻。如果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心,其实就是灵魂的一种死亡。对于一个将近70岁的作家来说,我们需要面对这样的一个危险,如果是有一天,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减退,就应该是退休的时候了。”

但是现在,显然还不是退休的时候。他每天还在通过报纸、互联网了解这个世界,以至于他想要逼迫自己不看报纸,甚至需要通过软件断网来控制自己的“网瘾”。麦克尤恩称自己对科学、对政治、对人工智能以及带来的道德困境,社会变革都充满着兴趣。

看来,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许多人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给许多职业,甚至小说家带来影响,但是麦克尤恩并不认同。在他看来,人类最大的优势是有自己的意识、思想,有身体作为依托,AI可以写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但它没有人体做感知。因为身体可以感知疼痛,可以有情感,怀旧、兴奋、后悔的情绪,所有这些都是由肉身带来的。

很多人说下一个被取代的职业,可能是医生、会计或其他的白领工作者,这些有可能会发生,但也有可能是一百年以后的事。也许在一百年以后,未来伟大的小说将由电脑写成,小说家不得不再另谋职业,但是麦克尤恩幽默地表示:“我是活不到那个时代了,对此我还是很开心的。”

其实,关于小说灭亡的预言,麦克尤恩已经听过很多次了,但是麦克尤恩始终认为小说还是会继续延续存活下去,原因是小说家会在这种巨大的信息或不实信息的风暴当中找到一个静止的中心,这些严肃小说家将在这个中心当中继续探究人心,继续研究所有的这些真相以及谎言。

责任编辑:马蓉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