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家具制作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在南康举行

本报讯(记者 许晓东)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制作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11月4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举行。总决赛由中国家具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办,江西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政府、江西省家具协会承办。

11月5日下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竞赛组委会副主任、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王双清,竞赛组委会主任、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徐祥楠,竞赛组委会副主任、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刘金良,竞赛组委会委员、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冰冰,竞赛组委会委员、中国家具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宝光等,出席了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制作职业技能竞赛总结表彰大会并为获奖单位和选手颁奖。

山东淄博高俊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杨国祥获得工匠之星金奖,张崇和会长为金奖选手杨国祥颁奖;广东新会区会城名嘉坊古典家具厂洪国祥、浙江大清翰林古典家具艺术有限公司张好弟获工匠之星银奖;张兴保等7人获工匠之星铜奖,林国平等30人获工匠之星优秀奖;刘寿光等30人获工匠之星奖。

据悉,获得前3名的选手,报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颁发证书、奖章和奖牌,并晋升技师职业资格;获工匠之星铜奖的,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轻工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颁发证书,总决赛获得第4—15名的选手,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已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的,可晋升技师职业资格;获工匠之星优秀奖,由中国家具协会授予“中国家具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获工匠之星奖,由中国家具协会颁发“中国家具行业工匠之星”荣誉称号。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徐祥楠在致辞中表示,传统家具的制作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新文化技艺和宣传中国的优秀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次竞赛以技能人才为主角,在行业内掀起了崇尚技能、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弘扬了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本次竞赛以国家人才发展纲要和制造强国战略为指导,填补了家具制作领域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的空白,丰富了行业赛事的内容。

江西赣州市南康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何善锦介绍了南康区家具业的发展概况。目前,南康是全国最大的实木家具制造基地,2017年家具产业集群产值增长27.45%,突破1300亿元。全区拥有家具生产、销售企业超万家,从业人员40多万,专业家具市场面积22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和年交易额位均居全国前列。

据了解,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制作职业技能竞赛,是以国家人才发展纲要和制造强国战略为指导,以人社部函〔2018〕43号文件为依托,由四个全国性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共同主办的国家级二类竞赛,这是继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红木雕刻)职业技能竞赛后,家具行业举办的第二个国家级二类竞赛、行业举办的首届家具制作赛项、业内最高规格的职业技能竞赛。

竞赛在全国设立11个选拔赛分赛区:浙江东阳、福建仙游、江西南康、河南清丰、山东宁津、河北涞水、云南昆明、江苏南通、广东深圳、广东番禺、广东新会。2018年7月,竞赛组委会在北京召开了竞赛工作会议并同期举办了国家职业技能裁判员培训班,获得执裁资格的裁判员由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来自企业、院校的行业专家组成,目前共有150余名,为各选拔赛区和总决赛储备了评审力量。

11个分赛区于2018年6月至10月先后举行选拔赛。选拔赛的举办得到了各分赛区相关政府部门、省市家具协会的全面参与,得到了省市各级人社、总工会等单位的关心指导,得到了相关家具企业的大力支持。据统计,全国11个分赛区,共55个主办和承办单位、11个协办和支持单位、上百个家具企业参与了选拔赛的组织筹备工作,11个赛区选拔赛的参赛选手总数近千人。此次竞赛的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参与度高,是中国家具行业健全竞赛体系的重要举措,将逐步在行业内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