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评选最不靠谱的事,“爸爸带娃”绝对能入选top10。

如果说妈妈带娃是温情片,那爸爸带娃就是动作片、惊悚片甚至灾难片。

最近看到一组图,特别有意思,放出来大家看一看。

每一个场景都很眼熟吧?

在爸爸带孩子这件事情上,全世界简直不分种族,没有国界,画风高度统一啊。

唯一不同的,可能是国外的熊爸爸们脑洞更大,表现更出众。

不过,就算爸爸带娃是全世界看起来最不靠谱的事,我还想坚持这么做。

我现在特别窃喜我当年的那个坚持,因为那个不会换尿不湿、不会拍隔、孩子交给他不到5分钟,就跟孩子一起哭着来找我的暖爸,现在晋级为了能读绘本、能哄睡、能单独带暖暖旅行的的高配爸爸。

事实证明,只要不抛弃不放弃,猪队友也能变神助攻嘛!

01科学证明,爸爸带娃更聪明

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我死磕到底呢?

很简单,因为有科学证明了啊!

大量科学研究都表明,爸爸多参与带娃对孩子语言、行为、社会、心理和认知等能力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简言之,就是爸爸带出来的娃更聪明。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发现,对孩子最初的语言发育,爸爸的作用更大。

吃饭

妈妈:“宝宝,来吃饭饭啦”

vs

爸爸:“这个鸡肉好,张嘴啊,你到底吃不吃。”

心理学家罗斯帕克跟踪研究美国加州390个家庭发现,爸爸陪伴玩耍更多的孩子,身体协调性和情绪控制更好。

玩耍

妈妈:“不行!这个危险!”

vs

爸爸:“来,爬上去!爸爸保护你。”

在怎么样让孩子玩得更高更强更快上,妈妈们普遍没有爸爸们有天赋,这点我也无从反驳。

暖暖骑自行车就是她爸一手教会的,不,是放手教会的。

还有英国纽卡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花了半个世纪之久,研究了上万个家庭样本,不约而同地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由爸爸带大,或更多与爸爸相处的孩子智商更高,在校成绩更好,走向社会更易成功。

02都熊成那样了,凭什么

敢情科学家、学者们都站成统一战线,要为爸爸带娃洗白并加持了。

但现实往往却是,打完鸡血的我们,回头望去,依然是狼藉一片。

我去,就那个熊样儿?爸爸带娃就更聪明,凭什么?

心理学家出来打了个圆场,大意是男女生而不同,女性负责细腻、温柔、谨慎、细致、呵护,男性负责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使用方式和扮演角色各不相同,但都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是个1+1>2的效果。

格尔迪说:“男人更具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宽容精神、求知精神,这些特点,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

我来尝试翻译一下:

因为懒,更能培养孩子自力更生:

口渴?自己倒水去啊,顺便帮我倒一杯。

因为心大,更能培养孩子勇敢坚韧:

摔了?多大点事,自己起来啊,跑两步就不痛了。

因为胆儿肥,更能培养孩子冒险精神:

那是什么虫子?走,我们抓过来看看。哎呀!扎手!下次记得戴手套啊。

因为大脑回路不同,可能给孩子提供更多更新的视角:

同样一本绘本,妈妈读是童话故事,爸爸读可能就是战争游戏……

这样一说,是不是就容易get到科学家们的点了。

03爸爸带娃需要你的激活

那么问题又来了,爸爸带娃这么多好处,可前提是要他真刀真枪地来带啊。

四体不勤,不动如山的爸爸多了去了,要不,丧偶式育儿这个新名词也没地儿发明去。

怎样才能把爸爸激活,参与带孩的事业中呢?

我有三点不成熟的小建议,分享给大家。

>>>>

尊重他的方式,让他爽

很多妈妈会抱怨:“他那也叫带娃?就知道胡来。”

放下偏见,每个人带孩子的方式都不同。特别是男女。

前面已经用很长篇幅说了,男女天生分工就不同。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就是妈妈更多负责养育,爸爸负责陪玩。

他要抛个高高,打个水仗,舞刀弄棒,就随他去吧(只要尽量保证安全)。别强迫他按照你的方式来,只有让他享受带孩子的乐趣,他爽了,才会激发起他多参与带娃的欲望。

>>>>

要给指令就越清晰具体越好

当然,有的事情确实不能随着他性子胡来。

比如喂奶、吃饭、吃药。如果需要他来执行,那么这个指令就必须明确、清晰、具体。

“这个药一天吃两次,早饭晚饭后半小时吃,一袋分成三份,一次只取一份,用10毫升温水充好,小勺子来喂。喝完后,清水漱漱口。”

所有执行细节都要明确。如果只是说今天记得喂药哦,结果可能就是他不懂,也不会问,最后一天喂药了三次,吃了三袋,自己还特得意。你心里火大,吵架就不可避免了。

>>>>

制造机会,多表扬

无论是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还是按照你的指令,只要他做了,第一时间表扬他。

“今天孩子跟你玩,比跟我玩高兴多了!”、“好能干,你喂饭宝宝吃了这么多。”、“你们搭的帐篷好漂亮,我也想进来。”……

男人嘛,最重要有三点:要面子、要面子、要面子。

面子给足了,再寻机适当提点建议意见,基本都是很愿意听的。

其实,想想,没有和爸爸疯玩打闹,没有和爸爸秘谋“犯事”,没有和爸爸一起惹恼妈妈的童年,会不会不完整,会不会留遗憾。

说到底,对爸爸放低标准,明确指令,及时表扬,事情逐渐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并越来越顺。

往往最不靠谱事才最有可能开出最意料之外的花。

暖妈说

昨天跟大家聊到我这两天在美国,嘉宝Gerber的起源地Fremont,很多妈妈留言说想多知道一些有关嘉宝Geber的情况,毕竟很多宝宝的辅食都是Gerber的。

我特别认真的用小本子整理了一些问题,然后参观了Gerber的农场和Gerber的全球研发中心。我眼看着从地里的农作物,变成一罐罐宝宝吃的辅食,觉得特别神奇,好像参与了一次查理的巧克力工厂之旅。

【与Gerbera第三代农场主Kent合照】

参观完之后我还与Gerber的第三代农场主Kent和总裁Bill Partyka,聊起Gerber的历史和发展,Bill说,Fremont这里的人大部分都为Gerber工作,这里的孩子也都是吃着Gerber长大的,想着能为那么多的孩子生产食品,所有的Gerber人都很自豪,当然都很用心的做好每一个步骤。

【参观Gerbera研发中心】

暖暖小时候也吃过很多的Gerber辅食,我觉得都很不错,就其中有一个星星泡芙,感觉香精味道很大。我也问了Gerber研发中心副总裁Gene Ford这个问题,他说:Gerber的所有食品都是不添加防腐剂、化学香精的,星星泡芙是采用原材料风干提香的,味道确实比较浓,但都是原本自然的味道,之所以没有去味儿保留了原香,是因为美国的宝宝都爱这个味道。

明天,我还要去到Gerber的研发中心,与两三百名小朋友一起充当Gerber的试吃员。说实话,我还挺期待的。等明天活动结束以后,我再继续跟大家聊Gerber之行哦。

Ps:虽然我英文还不错,但是要与Gerber的总裁聊一些比较深的话题,总觉得英文还是有点不够用,不过这次出门带了讯飞的翻译器,真的特别好用。今天咱的团购预告就有这个翻译器的介绍,个人觉得是出国的必备神器,有兴趣的妈妈可以去看看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