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声”设为星标,更容易找到我们哦~

  《向人民报告》

  温州市瓯海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何宗静说,三大举措强化保障、三级平台夯实基础、四支队伍专业支撑、四项机制确保长效,瓯海区大力实施“3344”工程,全力打造“教育、疏导、干预”三位一体的瓯海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作为温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先行区,今年3月底,瓯海区创新推出“3344”工程,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综治协调、卫计为主、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

  瓯海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何宗静说,为加强阵地建设,瓯海区投入380多万,打造集宣传教育、人员培训、工作指导、心理咨询、纠纷调解于一体的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心福工坊。同时,在14个镇街(开发区)、47个村(社区)搭建心理服务平台,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服务。何宗静:

  “

  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或在建各类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阵地共计121个,与在线平台、心理服务热线、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资源相结合,实现了阵地和工作的‘双覆盖’。

  ”

  △2018年9月21日,参观者在心福工坊参与心理服务体验

  △2018年9月21日,参观者在心福工坊脑电反馈区体验脑波灯以及脑波训练软件等

  △瓯海区“暖心工坊”心理咨询师给孩子们上感统公益课

  △瓯海区“心福地图”——全区社会心理服务阵地分布情况

  同时,瓯海区通过组建专业队伍,培养兼职队伍,扩大志愿者队伍,借力社会专业队伍,为全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何宗静:

  “

  吸收医疗机构、公检法司、法学会和律师等专业人员,建立专家人才库。同时,抽调18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组成心理服务团队。遴选全区优秀驻村干部、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等,组建近200人的社会心理服务兼职队伍,通过不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将社会心理服务力量延伸到基层治理一线。

  ”

  △瓯海区教育局为在校大学生开展暑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瓯海区社会心理服务培训在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参训人员包括从事社会心理服务咨询及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社工或基层干部近200人

  为加强对特殊人员的预测、预警、预防,筑牢预防违法犯罪的“社会心理防线”,瓯海区建立心理服务宣传教育机制、重点人员三级预警干预机制、心理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心理服务项目开发创投机制等,长效推进“教育、疏导、干预”三位一体的瓯海特色心理服务模式。何宗静:

  “

  依托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做好相关心理信息采集、档案、评估工作。针对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领域内的矛盾高发群体,探索建立涉稳问题心理援助工作机制,力争在服务管理中化解和消除矛盾。今年以来,已通过心理服务化解各类纠纷65件。

  ”

  △瓯海区梧田街道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与心理辅导活动

  何宗静说,下一步,瓯海区将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逐步完善“3344”工程,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心理服务和帮助。

  来源:浙江之声李晓华、林璐茗

  编辑:谢一舒

  审稿:李振阳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之声(浙江zhisheng)

  小编邀你收藏浙江之声

  微信又改版啦!完成以下三步,将我们设置成星标!这样,就能每天及时收到新闻推送啦!

  ▼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浙江之声,一路相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