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孩子的电影市场一直带来丰厚的利润,电影厂商们为了迎合这一市场的兴趣点和心理诉求,制作放映着与之相贴合的电影作品,这其中翘楚当属迪士尼无疑。白雪公主、长发公主、灰姑娘等公主宇宙总会推陈出新,就是因为迪士尼对面向孩子市场的“奶瓶文化”研究到了极致。

其实,除了孩子之外。因为成年人的世界充满了斗争,伴随着疲惫,看电影就成了一种麻痹自己的途径。就像哭泣的孩子需要一个奶瓶,暂时满足自己对满足的渴望。奶瓶文化的本质就是这样,我们都在追求满足的道路上,需要这样一个孩子式的心理上的满足。

电影是个造梦机器。梦这回事,就是可望(当然是虚妄的),而不可触碰。但电影就是这一点好,活生生的呈现在你眼前,甚至可以和他人一起共享——这一点,又是梦境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可以在观看电影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暂时忘记现实的一地鸡毛,在光影里称王称霸,上天入地;成为公主,享万民臣服的荣耀。

电影《两个俏公主》的异世界,极大的带来了这种满足。身为公主,各有性格,观者,特别是不同的女性观众,自有其贴合角度,很容易将自己比拟于其中之一。其实任何电影中的角色,不管是独臂撑天的盖世英雄,还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女神,都是现实社会的映射。高于现实,而来源于现实,都会有现实社会万千众生的影子,只是在电影里,体验另一番别样的壮阔历险,寄托着我们的希冀,暂时抽身于普通人注定平庸的人生。

电影里的故事自然要排除千难万险,但最终会峰回路转,这依然和我们生存的本能脱不了干系。既然在看一场电影,寻求片刻的慰藉,那自然不需要像正常生活一样的平淡故事。在光影里,在宛若真实的,但依然如隔岸观火般的体验中,所有的历险都在真实的安全红线之外,需要充满危机,又要宛若其中,观众的心理,就是这样矛盾。

但最终的结局依然是要圆满,就像真实生活中所百般祈求的那样,希望事事顺意。至于电影中happy ending之后的故事怎样,那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因为,谁也没有想过,每一个王子公主类型的童话故事里结尾那样,“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之后呢?依然像我们每个人的真实生活一样,一切归于平淡。除非,那部电影再出续集,让王子公主平淡生活再起波澜,重上战斗征程。真实生活如果像电影那样,没个平淡的时候,早就鸡飞狗跳了。

这样看来,看电影,还真是一个让人忘记烦恼的上佳选择。

当然,孩子们除外。未来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还未可知。但他们也有想成为王子公主那样的幻想,不再有书包课本,像抛却束缚去另一个世界里放肆,电影所搭建起的未知异世界,也能满足他们所有的幻想。

在动画电影《两个俏公主》里,两个小公主红铃和桃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足够小兔崽子们YY得了。哪个小姑娘会没有当公主的梦呢。但孩子总要成长,总要经历生活的磨难,认识到成长的不易,但是无法逃避。在电影里,来自鹰国和天鹅国的纷争,把调和危机的重任摆在了两个小公主面前,有问题了怎么办?电影《两个俏公主》把这个问题抛给小观众们,吸引着他们走上了一段解决问题的道路,潜移默化的告诉孩子们,遇上问题的正确解决方式,什么样的方式才会带来正确的成长。

这样看来,对小孩们来说,《两个俏公主》也是一个不错的教育范本。

总之,不管成年人的世界如何蝇营狗苟,孩子们未来路向何方,在电影的世界里,总能得到片刻的安抚和慰藉。但安抚之后的路要怎么走,才是最重要的。奶瓶只会带来暂时的惬意,路,还是要脚踏实地的走下去,才能让未来的希望尽快出现在我们面前。

每一段路,都是为了在每一段路的结尾处,有一份“王子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样的结果。所以,走出电影院后,走好自己的每一段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