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韩城市西庄镇明清时期的“井溢古建筑群”名列其中。10月4日,我和家人经过韩城市,专门寻访了这处新入选的“省保”单位——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开车离开沿黄公路,向西进入井溢村后,这里跟一般的村庄没有任何区别。在此之前,井溢村古建筑群没有列入任何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新公布的“省保”单位碑还没有竖立起来,所以这里看不到一块文物保护单位碑。

在村庄东南入口处,写有“井溢村”三字的照壁,成为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正巧旁边有一群村民在打牌,按照他们的指点,向西行走一段,向北穿过巷子,眼前出现一座小型的广场,各类古建筑就陆续出现在眼前了!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1、文化室

在小广场的北侧,有一座大型建筑,门上写着“文化室”三个大字。三角形的屋顶,红色的五角星,两个圆形的窗口,极具“文革”时期建筑的特征。过去,这里或许是村民文化娱乐的中心;如今,成为井溢村的人民委员会的所在地。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在文化室大门的左前方,斜坡通道的旁边,摆放着一只石羊。盘旋的犄角已经残缺,但面部表情活灵活现,体型清瘦,四腿盘踞,下接长方形的底座,原本应该成双成对。但是,不知这只石羊是不是老物件?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在文化室右侧的墙角,竖立着一块约1米高的石碑。石碑保存完好,表面字迹清晰,碑额上阴刻着“永垂”二字,下方的正文为《管银成全碑记》,左侧落款为大清嘉庆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820年,距今已近200年了。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2、大舞台

在小广场的西侧,有一座大型舞台,上方可以看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响亮口号。舞台的外侧为青砖垒砌,内部却是由木结构搭建,顶部的红五角星,两侧圆形的窗口,与旁边的文化室相得益彰。过去,这里或许非常热闹,有很多文艺演出,也可能举办过“批斗会”。但是,如今已经黯然失色,孤独地矗立在一角。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3、师哲诞生地

离开小广场,顺着文化室西侧,向北绕到建筑后方。偶然看到这里竖立的一块“照壁”风格的纪念碑,上方雕刻着著名翻译家和苏联问题专家师哲的头像和生平事迹。下方的基座上,雕刻着“师哲诞生地”五个大字,以及“子女立于二零零五年六月三十日”的字样。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1905年,师哲出生于井溢村。1925年投笔从戎,后被选送前苏联留学,并在基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旅俄支部书记。自1939年起,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秘书。1940年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中央政治秘书室主任,中央编译局局长等职。其间,兼任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俄语翻译,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达18年之久。

建国初期,党和国家的十余次重大外交活动,如毛泽东与斯大林两位历史巨人的会见、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等,师哲均作为各次代表团的顾问,协助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工作。晚年,师哲出版的两部长篇回忆录《在历史巨人身边》和《峰和谷》,为党和国家保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旁边民国时期的院落就是师哲故居,坐南朝北,现存门房和东西厢房。门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抬梁式硬山顶,门额上题写有“鸣珂居”的字样;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也是抬梁式硬山顶。这里不仅是缅怀师哲的地方,也是研究韩城地区近代民居建筑布局和建筑工艺的实物资料。

4、文星楼

返回文化室前,继续向东走去,一座古朴的小楼出现在路边,外观很像党家村的看家楼,但是它被称为“文星楼”。1998年2月25日,它被韩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初期,乡进士师铎进村执教,修建讲经楼台,兴办教育事业。从此,井溢村人耕读传家,文化鼎盛,人才辈出。在井溢村的师、康、刘三大姓中,以师姓人成就最大。雍正至清末期,师姓就有50人考取不同学位,其中25人进仕居官。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相传,井溢村曾经建立起所谓的“文房四宝”,包括文星塔、墩台碍(青石台)、八角楼、大地。有诗赞曰:“文星塔尖似笔端,墩台方方如砚台,八角楼是一锭墨,大地似纸用不完。”可惜,大多数古建筑已经被毁坏,只剩下这座高耸的文星楼,依然矗立在井溢村的学校旁边。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相传,早在南北朝的时期,井溢村已有人居住。隋唐时期,形成村庄,名为‘古良庄’。宋代以后,村里古井时常有水溢出,遂更名为“井溢村”,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这里的村民曾经自豪地说:“我们村的古井每溢一次水,就会出一个能人,村里能人层出不穷。”在源远流长的文化熏陶下,井溢村先后出现师彦公、师哲、师承德等文化名人,他们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接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如今,这里已经被公布为第七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法王庙、文星楼和师哲故居为主要保护对象。漫步在井溢村中,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院落,厚重的墙体,高大的门楼,村民依然生活在里面。即将离井溢村时,路边出现一口井,难道它就是传说中的溢水的“古井”吗?

韩城井溢村:寻访师哲诞生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