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明日夏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至者,极也。 《恪遵宪度抄本》

明日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明日夏至

冬至馄饨夏至面

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明日夏至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夏至》 宋·张耒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明日夏至

鹿角解 蝉始鸣 半夏生

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明日夏至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唐·韦应物

《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夏至以后,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即是形容这种天气。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明日夏至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明日夏至

扇 借以生风

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明日夏至

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明日夏至

夏至要潜阳归根,滋阴养肾,养生重养心,茶,也是夏至重要的内容。下面几种养生茶,很适合夏至饮用。

迷迭香茶:净化体质、排除毒素茉莉绿茶:养颜、润发玫瑰普洱:疏解胸闷金银花茶: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白菊花茶:清热明目薄荷凉茶:清凉止渴、祛风利咽荷叶凉茶:消暑止渴、降脂减肥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明日夏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