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北游”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批民主文化人士从香港到北京秘密旅程的雅称。中共中央将大批民主党派代表和知识分子从香港接到解放区筹备新政协会议,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顺利召开、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鲜为人知的“知北游”

1949年2月,奔赴北京的部分民主人士在“华中轮”上合影。

华中轮的乘客

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应中共中央之邀,众多在香港的民主文化人士,由中共香港分局派人分批护送他们北上解放区,参加新政协和新中国的筹建活动。其中较重要的一批在1949年2月28日登上一艘挂葡萄牙旗的“华中轮”货船离港,共有叶圣陶、柳亚子、陈叔通、马寅初、王芸生、曹禺、郑振铎、宋云彬、张志让等20多人。

事实上,自2月27日下午起,华中轮的乘客就开始分批登船。因华中轮系货船,又须隐秘行事,为避免麻烦且遮人耳目,所有乘客都乔装打扮一番。陈叔通、马寅初、包达三、柳亚子等年长者扮作商人,女士扮作搭客,其余乘客则以船员身份上船,叶圣陶、郑振铎、宋云彬、张志让等虽年过半百,也概不例外。宋云彬扮作庶务员,张志让扮作副会计员,郑振铎和傅彬然扮作押货员,叶圣陶、曹禺、刘尊棋扮作管舱员,徐铸成等人也都扮作各种身份的船员。本来叶圣陶一行除他和宋云彬穿长衫外,男客一律西装革履,此时身份摇身一变,穿着也须跟着变。“庶务员”宋云彬仍穿长衫,其他“船员”一概中式对襟“短打扮”,不免显得有几分滑稽。宋云彬日记说:“彼等皆改服短装,殊不相称。”叶圣陶也记:“此时皆改装,相视而笑。”

晚9点,叶圣陶一行在李实导引下上船,虽已入夜,还是遇上点麻烦,所幸有惊无险。宋云彬日记记录了这个过程:

余与彬然、尊棋、家宝、超构先下汽艇,则有两警士跃下,以手电筒照余面者再,余衔烟斗徐吸之,故示镇定。警士指余身旁之帆布袋问是中为何物,余谓汝可检视之,彼等遂逐一检视而去。盖警士视余等服装不称,神色慌张,疑为走私或别有图谋者。圣陶、振铎、芸生、铸成在后,见有警士下船,则趔趄不敢前,尊棋复登岸觅之,未几相率下艇。

至当晚11时,最后一批乘客入船。或许是几经折腾,上船后心情终于平静下来,大家虽客居轮上,却睡眠不错,鼾声四起。叶圣陶日记记:“余夜眠甚酣。”宋云彬日记记:“昨宵睡颇酣畅。”

在海上

为消磨茫茫海途中之长夜,上船第一天,大家相约每日晚餐后举行晚会。3月1日晚,大家各展所长,兴致盎然,有唱评剧、民歌、西洋歌的,有讲民初掌故的,有耍魔术的,笑声、掌声与海浪的喧嚣声交织在一起。轮到叶圣陶出节目,他出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谜面是: “我们一批人乘此轮赶路”,谜底为《庄子》篇名一。结果,宋云彬猜中了,是《知北游》。“知”即知识分子之简称,“知北游”意谓文化人北上。

宋云彬猜中叶圣陶“知北游”的谜底后,向叶索诗以代奖品。叶当晚即成七律一首,题为“应云彬命赋一律兼呈同舟诸公”,随后“传观于众,颇承谬赞”,并引发唱和潮。第二天,柳亚子、陈叔通、张志让、宋云彬纷纷写成和诗。叶圣陶诗曰:“南运经时又北游,最欣同气与同舟。翻身民众开新史,立国规模俟共谋。篑土为山宁肯后,涓泉归海复何求。不贤识小原其分,言志奚须故自羞。”

柳亚子不愧南社先驱,连篇赋诗,一路畅吟,写了30多首诗词,尤以开船当天所作最能代表他及同舟人士的心境:“六十三龄万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乘风破浪平生意,席卷南溟下北溟。”

晚会的另一主题是即兴表演,叶圣陶所记甚为细致,尤其是前两场晚会,有罗列节目单的意思,如3月2日:“余与云彬合唱‘天淡云间’,此在余为破天荒,自然不合腔拍。邓小姐唱《刺虎》,颇不恶。”叶又记,当日晚会结束时,“谋全体合唱,无他歌可唱,仍唱《义勇军进行曲》,此犹是抗战时间之作也。”3月4日是华中轮靠岸前的最后一晚,晚会照常,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七时起开晚会,至十时而止。船上人员均来参加,兼以志别,兴致极好,甚为难得。歌唱甚多,不悉记。墨亦唱《唱春调》四句,则破天荒也。”至此,叶圣陶夫妇都“破天荒”地表演了节目,可见船上晚会的气氛和感染力。叶圣陶还在日记中感慨:“今夕晚会,人各自忘,情已交融,良不可多得。”言语间含着几分不舍。

到了山东

3月5日下午,华中轮在烟台靠岸。登陆后,“华中轮的乘客”便化为“民主人士一行”。此后,他们交错乘坐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一路颠簸;住宿、饮食等更难免因陋就简或不对口味,实为对解放区生活的一次切身体验。

民主人士一行登陆后,即分乘汽车进入烟台市区,会晤市长徐中夫和胶东军区参谋长贾若瑜。叶圣陶记:“晤徐市长及贾参谋长……徐贾二君态度极自然,无官僚风,初入解放区,即觉印象甚佳。”两位“军政首脑”当日设晚宴,并用当地特产张裕葡萄酒待客,宋云彬一句“余饮十余觞”,不仅展示了他的豪饮做派,也道出了酒桌的热烈气氛。

第二天(3月6日),中共华东局和华东军区举行正式宴会和晚会,欢迎民主人士一行。当天一早,华东局秘书长郭子化和宣传部副部长匡亚明专程从青州赶到烟台。徐铸成回忆:“正式欢宴,席设合记贸易公司,菜肴丰盛,佐以烟台美酒,宾主尽欢。”晚6点,烟台党政军民“欢迎来烟民主人士大会”在胜利剧院举行,这是民主人士参加的头一场欢迎仪式。

3月15日,民主人士一行到达德州,德州市长张持平、副市长董焕然“设宴款待”,“地方较朴,饮食亦差,惟烧鸡两大盘极可口。梨绝佳,鲜嫩爽口”。次日晚,民主人士一行到达沧州。此时,天津方面已开来专车迎接,邓颖超、杨之华、徐冰等亦由石家庄专程赶来迎接,随即同车赴天津。对此,叶圣陶感慨:“解放军以刻苦为一大特点,而招待我人如此隆重,款以彼所从不享用之物品与设备,有心人反感其不安。 ”

3月18日上午10点,民主人士一行经过近20天的海陆兼程,抵达北上目的地——北平。先期北上的沈钧儒、郭沫若、马叙伦等几十位民主人士及北平市长叶剑英、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到车站迎接。随后,民主人士一行被接入北平六国饭店,“知北游”行程至此结束。

(来源|读者报 作者| 刘仰东 夏明亮 周日杰 袁小伦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