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究竟该怎么转?困扰着很多企业。11月1-3日,由赛意信息主办的“互联智造——2018企业数字化行业论坛暨赛意用户大会”在广东顺德举行,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是这次大会的关键词。大会期间,创新解决方案的展示,产业界与学术界的智慧碰撞,共同勾勒出一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蓝图。

  这是一次务实的盛会,着力推动应用落地。赛意信息董事长张成康发表了《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的主题致辞,这句出自《周易》的话,被张成康赋予了时代语境,进行了新的注解。他认为这句话的本质,就是“不断生产创造,不断创新发展”。

  对企业来说,唯有创新,唯有发展,才能生存。“转型和变革是当前企业的唯一出路,企业数字化应用是转型关键一步。”谈及“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路径时,张成康指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管理的信息化,更要考虑新技术与传统信息化的融合。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百丽,在国内女性中有较高的认知度,很多人都购买过百丽的鞋子。不过,百丽同样经历了惶惑。过去,由于传统零售线下数据无法采集,导致公司的生产与销售脱节。比如,一些鞋上柜了,却没有人试穿,或者是大家试穿了,却不愿意购买……这些信息,百丽是不知道的,信息孤岛导致生产的盲目性,增加了企业风险。

  后来,百丽通过与赛意信息合作,利用无线射频技术,采集门店内每款鞋的试穿次数、时长及转化率等,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哪些款式受欢迎,哪些不受待见,提升了线下零售效率。

  对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通过信息化赋能,提升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而在信息化的影响下,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制造业和经济发展新趋势。

  这次大会上,工业互联网被论及最多。中国企业要提升全球竞争力,工业互联网是必须加强的一环。它被寄予厚望,承担着重构中国工业体系的重任。工信部颁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到2020年底,我国将实现“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30万个工业APP……

  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工业互联网概念化或泡沫比较严重,务虚者不少。经历行业躁动后,无论是企业,还是各路资本,都开始冷静下来。这不是坏事,工业互联网不能玩概念,关键是要落地,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工业数据如何连接,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如何保证企业的数据安全?当然,最关键的还有成本问题。

  大会得出一个结论,企业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推手,选择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因为,工业数据的分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行业领域有数据沉淀,并有挖掘、分析数据的能力。

  智能制造大势所趋

  人口红利消失,正倒逼企业转型。今天,年轻人不愿进入制造企业,导致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持续提升。另外,高房价推高各项成本,迫使国内制造业向低成本的周边国家转移。推进智能制造,成了一个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大会上,不少企业家反映,一些重复且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依赖人工不仅效率低下,质量也难有保障。

  天倬模具董事长聂国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的模具相比欧美国家更有竞争力(主要是中国的用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个严酷的现实,年轻人不愿意学模具,导致这个行业新鲜血液枯竭,天花板已经很明显。

  天倬模具在行业有较深的沉淀,尤其是在汽车模具里面,有一定的影响力,是奔驰、宝马以及雷诺等著名车企的供应商。目前,天倬模具来自国外的营收占比超过80%,不过,受制于市场容量及贸易等不可确定因素的影响,公司也面临强大的压力。“明年,我们的首先任务是要生存下去”,聂国顺坦言,连万科都喊冬天来了,天倬模具也得有所准备。

  聂国顺将希望放在智能制造上。目前,天倬模具正联合赛意信息打造智能系统,发力智能制造,预计明年6月份正式完工。在聂国顺看来,新系统上线后,公司成本有望降低20%左右,在多个环节(比如在线检测等)减少对人力的依赖,解决中国“做模具靠手工”的现状。智能制造还能提升效率。过去,模具交付需长达6到8个月时间,升级智能制造后,将缩短至2到3个月时间。当然,对天倬模具来说,更大的意义在于,智能制造有着更广阔的空间,将拓宽公司的业务范畴,进入一些新的领域。

  事实上,在大会的主题致辞中,张成康还讲了台湾晶技(台晶)的故事,这是一家专业频率组件与感测组件供货商,过去依赖人工放片、人工测量、人工录入数据到MES系统,由于采样间隔以小时计,出了问题后很难查找。现在,台湾晶技转为机器视觉的自动检测,用视觉AI去代替人工,不仅节省了人力,效率也大大提升。

  人工检查会受员工心情等因素的影响,带有不稳定性,而机器检测,就不会有类似问题。初步尝到甜头后,台湾晶技又有了新的构想——将实现自动从产品线取产品,自动测量,自动输出数据到MES系统。由于是实时自动抽测,出了问题立即可知,并可做预测性生产线控制。

  智能制造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焦点,而标准化,是智能制造创新的驱动力。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升级,11月2日下午,赛意信息携手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起智能制造国家标准研讨会。

  尽管智能制造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过程中压力与困难不少,但这是未来趋势,浩浩荡荡,不可逆转。新近发布的《2017-2018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我国已初步建成200多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预计2020年,国内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超过2200亿元。这座金矿,怎么描绘都不为过。

  关键在落地

  这两年,工业互联网概念很火。赛意信息认为,工业互联网不能只喊概念,关键要解决怎么落地的问题,这就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理解企业的难点和痛点,找准方法,对症下药。此次大会上,赛意信息与华为云、星徽精密联合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杀手级应用“工业手环”。很多人戴过手环,但听说过“工业手环”的不多。那么,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赛意信息副总裁蔡胜龙说,今天,国内的工业化水平还不高,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叫这些公司直接接入智能工厂,那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大部分企业依旧会采用原有的旧设备。不过,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设备要出问题,企业事先是无法察觉的,而一旦出故障,就有可能误工,这对企业来说十分头痛。工业手环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在不更换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少许费用打通了信息化通道。

  在赛意信息看来,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互联”,是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和基础。“工业手环”专为工业环境而打造,主要通过采集工业设备运行时的噪音、震动、温度、湿度等要素,对各种设备实时监测,提前预测设备的故障,避免非计划性停机造成的损失。

  工业手环大大降低企业的信息化成本,让传统企业也能步入工业互联网的跑道上。它具有“无需布线成本、链接PLC、专用服务器、系统管理员”的特点,简化企业的决策、安装及维护,让企业的工业设备一键上云,进一步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张成康说,工业手环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技术含量高(从传感器到数据传输、网关,再到到数据分析平台等),能帮企业快速实现一键上云,解决了企业在设备管理中的痛点。目前来看,业界对“工业手环”评价颇高。

  现在很多制造业在布局工业互联网,比如三一和美的,另外,像赛意信息这样的IT公司,也在做工业互联网。这表明,大家一致看好工业互联网,认定这是一个方向。那么,这里面有没有泡沫?在张成康看来,泡沫肯定会有,就像过去,做报表系统的也说自己在做大数据。但,工业互联网肯定是大趋势,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场景落地,由虚向实,为企业创造价值。

  赛意信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企业级安全设备连接通信能力,将海量工业设备数据采集上云,打造工业互联网的机械神经系统,帮企业及时对设备进行健康诊断。目前,赛意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构建在华为云上,为更多企业赋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