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

她是恨全家人的。

她在家中的地位也尴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老二。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还要生,结果,她还是女儿。父亲就有些恼,动过送人的心思,是母亲拦下了。后来,又生了弟弟。

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亲重男轻女,很小给她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是与这个家无关的,能养着你们就不错了。姐姐不吭气,她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

结果挨了批评,被狠狠教训一顿。一个丫头片子,居然也顶嘴!母亲也是这样的态度,本来父母对她的态度就可有可无,这下,她的境遇更惨。

三个孩子中,她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拼命地学习。

姐姐早恋,十七岁就不读书了。 初中时她也接到情书,把男生骂跑了。谁再给她写情书,她就贴在教室的墙上。她没有空谈情说爱,她有更大的抱负,她要有能耐,然后报复给过她伤害的人,无论是谁!是的,无论是谁!

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很快就茁壮成长。她内向,沉默寡言,看到有人欺负弟弟,在路上拦着弟弟,她看着。不管,是的,她宁愿有人欺负他,谁让他被父母宠爱得不像样子了?

她一个人抱着书看,关在自己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

从那时她就知道,她是坚强的女孩子,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她考上了高中,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太费钱了,而且还要住校,吃饭一个月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那里的饭,我带饭,带馒头,可以吃一个礼拜。”

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半路上掉过链子,漏过气,30公里,一直推回去。

然后带一周吃的馒头,饭堂师傅心眼好,会给她热热,给些咸菜。她一个月只花十块钱,目的只有一个:要考上大学,要离开这里!要让他们后悔,他们对她的爱太少太少了!

三年来,她的学习成绩一直第一,三年来,她没看过一场电影,不是不想去,是没有钱。她不想开口要钱,她的父亲,不过是个补车胎的男人,她的母亲,不过是种庄稼的女人。

她必须要逃离这里,这里的穷、落魄、低俗,全是她拒绝的、不要的。关键是,没有爱。

高考成绩出来了,她是状元。去北京读大学后,她仍然内向,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她不想再沾他们了,每次要钱的尴尬她记得清楚。而且,她冰冷,内心拒绝温暖,有男生示爱,她爱不起来,怕别人算计自己。

整整4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以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她的整个县城又沸腾了,可是自己却开心不起来,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里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她惊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 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拒绝和他们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拿起手机,给家里人通了电话。

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她有多长时间不和家里联系了呢?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就哭了,哭着喊着父亲的名字,“他爹,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拼命地喊着,声音大极了,她内心里一震,而父亲接了电话过来,叫着,“妞妞,妞妞……”什么也说不出来。

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已经有了绿卡的,可是,在一刹那之间,她决定回国。

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所有人的礼物全有。下了飞机,直接打出租车回老家。家还是那个家,以前觉得很大,一进门才发现,家,老了,破了,两棵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

那个爱发脾气的母亲正在树下择菜,满头白发了,那个喜欢教训她的父亲在椅子上躺着,身旁一个半导体收音饥,正在听《淮河营》吧。

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父母的眼神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天外来客,她太洋气了,穿最新的夏奈尔女装,酒红色的高跟鞋,大波浪的长发,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沉默了一会儿,她叫了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小孩子一样。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出来了。

她把带回来的钱给大家分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居然感觉到那么幸福。

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她回了北京,开了一个公司。不久,遇到一个男人,两个人相爱了,她以为相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原来,爱情有时很简单。

每年春节,她必然大包小包提着回家,然后一家人围着包饺子,她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后来,她接受一个杂志的采访,当被问及:你觉得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她笑笑,答:心中有爱,一切释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