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季,罗杰斯率领的莱斯特城表现相当惊艳,赛季停摆之前,蓝狐稳居积分榜第三位,从当前的势头来看,他们很有可能会夺得下赛季欧冠联赛的参赛资格。不过从1月下旬开始,莱斯特城的表现便极不稳定,8轮联赛仅剩两场,联赛杯还被阿斯顿维拉淘汰。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需要罗杰斯认真对待、解决,才能为下个赛季的征战打下坚实基础。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中场“双核”驱动,让罗杰斯有了更多的战术选择

莱斯特城能够打出惊艳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罗杰斯的“后发制人”。前29轮联赛,莱斯特城共58个进球,其中有37个进球是在下半场打进,接近总进球数的2/3。蓝狐总是能够通过上半场的试探,找到对手的弱点所在,而后在下半场制定针对性的战术部署,占据场上主动并击溃对手,由此也就有了“下半场惹不起”的表现。

中场调整的效果如此之好,除了罗杰斯出色的战术素养,还要得益于能够支撑起不同打法的多面性阵容配置,这是一支球队能够屡屡反制对手的基础。其中,赛季初用卖掉马奎尔的资金买来蒂勒曼斯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棋,比利时人的加入,不仅增强了蓝狐中轴线的实力,还让球队中场的站位更加灵活,使得罗杰斯战术体系中的套路更加丰富。

主场对阵切尔西的比赛,就是十分典型的案例。虽然吕迪格的两次头球破门让莱斯特城仅仅收获了一场平局,但是罗杰斯在比赛中的调整以及球员们的战术执行均相当出色。上半场比赛,莱斯特城共7次射门,只有1次射正,前20分钟一度被切尔西完全压制;而经过中场调整后,蓝狐下半场同样获得7次射门机会,射正次数则提升到3次,还打入了2个进球。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另外,在下半场,切尔西的射门次数、质量以及控球率较上半场也有了明显下降,这些数据清晰地展示出罗杰斯中场休息时的调整效果。蓝狐主帅的调整重点,在于麦迪逊和蒂勒曼斯的角色变化。上半场,两人扮演的都是中前卫角色,虽有乔杜里在后方策应,但两人很难摆脱切尔西中前场的纠缠。球队能够在后半段暂时扭转局势,主要原因还是切尔西攻坚不力所留出的反击机会。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而下半场,罗杰斯安排麦迪逊回撤,在后场推进时与乔杜里临时组成双后腰,确保中后场的稳定运转。这让与麦迪逊对位的坎特一度十分尴尬——若是依旧保持贴身盯防,那么后场将留出空当;若是不跟防,那么麦迪逊将获得极大的出球空间。莱斯特城第一个进球,便是麦迪逊在无人盯防的情况下快速向前出球,让球队实现了进攻提速。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莱斯特城的这个进球,可以说是本赛季战术体系的缩影。中场双核让罗杰斯完全可以根据场上形势进行灵活调整。对阵切尔西,他安排与坎特对位的麦迪逊回撤,打乱了蓝军的中场部署;而在对阵纽卡斯尔联时,则是蒂勒曼斯回撤甚至一度拉边,让球队击溃了喜鹊军团的防线。常用调整套路遭遇针对,莱斯特城表现失去稳定性

不过,莱斯特城从1月下旬开始,表现便不如赛季上半段那般稳定,在联赛中仅仅战胜西汉姆联和阿斯顿维拉两支保级队,联赛杯还被阿斯顿维拉爆冷淘汰。在没有拿下的比赛里,除了像对阵切尔西这样因为定位球防守失误而丧失好局的比赛,更多是因为战术打法被对手压制而难以取胜。显然,后者是十分危险的信号,需要引起罗杰斯的高度重视,否则球队很难保持住稳定的表现和战绩。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主场被切尔西逼平后,莱斯特城又紧接着在客场与狼队战平。虽然都是平局,但场上形势却完全不同,对阵狼队,蓝狐在场上处处受制,球队控球率接近60%,射门次数只有9次,自己的后防线却给狼队留出了15次射门机会。狼队在比赛中所采用的应对办法相当有效,罗杰斯把上一场的战术套路都用了个遍,可球队依旧未能掌握场上主动权。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麦迪逊回撤,狼队便向左路驱赶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蒂勒曼斯回撤,狼队便向右路驱赶

比如在下半场,罗杰斯再次安排麦迪逊回撤中场策动进攻,而且相对于上一场比赛,他还增加了两名中前卫在纵向反复撕扯的打法——蒂勒曼斯在比赛中也要经常回撤拿球,与麦迪逊完成角色互换,通过两人的频繁换位,撕开狼队外围防线的缺口。但狼队主帅努诺的准备相当充分,无论谁回撤拿球,中路的防守球员都不会盲目跟出,以此将莱斯特城的进攻挤到边路,再利用边路的人数优势将蓝狐的攻势瓦解掉。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上图是巴恩斯在两场比赛中的触球位置对比,与对阵切尔西的比赛相比,他在肋部威胁位置的拿球次数明显减少,这也是莱斯特城进攻威胁度下降的直观反映——当麦迪逊和蒂勒曼斯之前有一人回撤拿球,那么球队在肋部的攻击力量也将随之削弱,想要继续保持足够的进攻压力,需要巴恩斯和阿约塞-佩雷斯这两名边路球员在肋部展开攻击。而巴恩斯在对阵狼队时被牢牢地锁定在边路,很难与瓦尔迪形成呼应,大幅减弱了麦迪逊回撤的作用。

之后莱斯特城被逼平或者输掉的比赛,对手所采用的战术与狼队大致相同,这表示,对手们已经找到了有效的应对战术,对莱斯特城来说,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战术体系无法及时调整,那么球队不仅会在剩余的赛程中要遭遇更多针对,若下赛季能够参加欧冠,无谓的消耗还要有所增加。所以,罗杰斯必须得尽快将问题解决掉,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十分严峻的考验。突破战术体系瓶颈,需要补强边锋位置实力

从1月下旬之后的比赛来看,莱斯特城的战术套路已经逐渐被对手摸透。如前文所言,莱斯特城习惯在上半场用常规战术来试探对手的薄弱环节,可如今,这套常规战术的试探效果已经越来越小。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常规站位很难打开进攻局面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以狼队为例,努诺的应对战术非常简单,就是在保证防守硬度的前提下,采用扩张性的防守方式将莱斯特城的锋线和卫线分隔开,再利用三中卫来切断瓦尔迪和巴恩斯、阿约塞-佩雷斯之间的联系。整个上半场,莱斯特城全队拿球376次,而瓦尔迪只有6次。锋线得不到有效支援,便很难保证攻击火力,很难通过持续不断的威胁进攻来搜索对手的薄弱环节,反倒是自己在进攻端的不足,在久攻不下中被暴露得一览无余。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从上图的对比中,不难发现莱斯特城左右路发动进攻的方式几乎雷同,都是中前卫和两名边路球员所组成的三人进攻小组。如果没有中路和弱侧的呼应,那么对手只需在边路投入相等的防守人员,便可成功阻挡住进攻推进。这便是莱斯特城常规战术的尴尬之处——进攻体系倚重与麦迪逊和蒂勒曼斯的推进,可两人在场上的作用过于相似,而且在两人在平行站位的时候,联系远不如下半场一前一后站位时那样密切高效,在无形中减轻了对方的防守压力。

因此,即便恩迪迪伤愈,罗杰斯也一直将乔杜里作为后腰位置的首选,以增强中路的进攻力量,但防守硬度也由此被大幅削弱,成为球队后防线的不稳定因素。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这一问题,是边锋球员在战术体系中作用有限所带来的。从理论上来讲,罗杰斯的4141体系在比赛中完全可以变成433或者4231,可从实际来看,莱斯特城的变形主要集中于后者,主要原因就是两名边路攻击手并无胜任433体系边锋的能力。以前文提到的巴恩斯为例,英格兰人其实更像是一名英式边前卫,想要执行肋部攻击,得靠队友给拉开空间,如果队友受阻,很难指望他能站出来解决问题。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至于阿约塞-佩雷斯,在功能上要比巴恩斯强一些,但在打硬仗方面,他的能力并不比巴恩斯高出多少。两名边锋在能力上的限制,让罗杰斯在调整时,只能选择将阵型变为4231。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手们便能找到应对之道,像狼队这样把攻势向回撤球员所在一侧驱赶的战术,便是相当有效的策略。所以,想要在下赛季有所突破,罗杰斯需要针对边锋位置进行补强。

开局经验,后半段不稳,莱斯特城欲寻求成绩突破,需先打破瓶颈

结语

总体来说,莱斯特城表现下滑,还是阵容实力不足所导致。以欧冠球队的标准衡量,球队的一些位置无论是主力球员的能力还是阵容深度都还存在一些距离,如果不想重现上次征战欧冠时联赛一度调入保级行列的尴尬局面,那么他们在夏天的转会窗口还需要有一番作为。当然,在补强阵容之前,更重要的是要留住麦迪逊等骨干力量,这就需要球队向球员们展现出自己的雄心壮志,希望罗杰斯能够在休赛期尽快想出解决办法,为下赛季的征战奠定坚实基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