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妈说育儿

一提到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孩子,你会先想到什么?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是“成绩好”、“各方面都很出色”,还是其他的呢?

其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穷人家的孩子都产生了误解,总是觉得家境贫寒会让孩子变得更能吃苦、更爱学习、更优秀,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穷人家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有些穷人家的孩子其实也很容易成为“不孝子”。

越穷的家庭,越喜欢给孩子吃这“3碗饭”,教出不孝子还不自知:

1. 孩子的碗满满当当,父母的碗却空空如也

正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所以,有的父母才更重视孩子,总是想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给孩子,就算自己其实没有什么。而因为家长有这种想法,也就更容易出现这种孩子的饭碗满满当当,父母的饭碗中却空空如也的现象。

这种现象看起来是父母“爱”孩子,但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很容易养出不孝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就应该把所有的都留给自己。

2. 最好的永远在孩子的碗里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父母,每次有什么好东西的时候,都只会想着自己的孩子。哪怕是吃一碗牛肉面,也一定要把所有的肉都给孩子吃,并声称自己不喜欢吃肉。

而家长这么做,也一样会很容易养出不孝子。时间久了,孩子就会逐渐习惯家长把所有的肉都给自己,如果有一天家长没有给的话,孩子反而会怨恨父母,质问父母,甚至可能会怀疑父母偷吃了“自己的好吃的”。

3. 父母吃没有荤腥的饭菜

我记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件事,王女士出身贫寒,从小到大,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可以吃上一块肉。在一次吃饭的时候,家里的老人想要夹一块肉,却被王女士制止了,并说道:“以前那么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现在也没有必要吃这么好的东西。”王女士的儿子在一旁,看在了眼里,也记在了心上。

后来,等到王女士老了的时候,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了王女士自己身上,这时候的王女士,才懂得言传身教有多重要。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如何避免培养出不孝子?

1.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人,自然也就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很多父母都不是很在意自己平时的一些小举动,而父母的这种不注意,其实很可能会害了孩子。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特别是在孩子的面前的时候,就更要注意。而且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透过孩子的问题,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及时改正,不断完善自己。

2. 不过分溺爱孩子,凡事有底限

我们完全能理解家长爱子心切的这种心情,但是,家长在做很多事儿的时候,还是应该掌握好一个分寸,坚决不溺爱孩子,做什么事儿都有一个基本的底线才行。否则的话,孩子就会觉得家长所给予自己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也很容易变得不懂感恩。

3. 让孩子明白所拥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要学会让孩子明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让孩子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孩子拥有“同理心”。

只有孩子学会了这些,才能在做事情之前,多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多多顾及别人的情绪,而不是只想着自己。

4.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就很喜欢为孩子包办大小事。而家长的这种做法也会让孩子逐渐失去独立能力,对家长产生强烈的“依赖感”,最终成为附在家长身上的“寄生虫”。

你是如何看待穷人家的这“几碗饭”的?你平时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评论。

育儿小贴士:

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家长最最关心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一些失误,对孩子的影响很可能是一生的。穷人家确实很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也很容易培养出不孝的孩子,而这其实都要看家长的素质如何,和家庭条件的关系并不是很大。

#父母必修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