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年|念诗的人,不许流泪刘年|念诗的人,不许流泪刘年|念诗的人,不许流泪

■ 读李煜词

1

雨,一直不停。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宜吃冰镇的樱桃和青岛啤酒。

宜读李煜词。

2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首《菩萨蛮》代表着李煜年轻时的风格。用字华丽,色彩强烈、温暖,如工笔花鸟,富贵雍容。与大小二晏,如出一辙。随着岁月的增加,用色越来越淡,越来越冷,布景则越来越深,越来越远,用笔,则越来越简。最后那首绝命词《虞美人》读来,已经不像画,而像三更过后,在孤舟之上,听到的城外十几里的寒山寺里传来的钟声,带着风霜,带着哲思,带着月色,无边无际,无法躲避。

每一声,都暗合心跳,余音袅袅,久久不绝。

3

蔷薇,是一种好看的花,也是两个好看的女人。大周后周蔷,小周后周薇,都爱着李煜并被李煜爱着。只要感情相悦,一夫娶二妻,一妻嫁二夫,其实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如今,在香格里拉附近的母系社会里,经常还有两兄弟娶一个老婆,依然其乐融融。

有些走题了,我们再读一首《一斛珠》,分享一下李煜短暂的快乐。“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快乐的诗很难写好,能形神兼备,已经非常可贵了。

刘年|念诗的人,不许流泪

4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苏东坡和陆游写的渔父词,未必有这首出色。不过这首,比之张志和的渔歌子,还是有所差距的。“青箬笠,绿蓑衣”,才是李煜的真本色,但命运之神却让他穿上了龙袍。

或许,命运之神觉得人间好诗太少,想用李煜的一生,换几句好诗。

5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首《清平乐》,在他的词中不算很有名,也不算顶级作品,却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足见其手法,已日渐成熟。尤其最后一句,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熨贴如一匹素色的丝绸。

6

《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写过诗的人都知道,诗越短越难写。要写好,光苦工还不行,还得有才气、灵感和天意。这首虽短,但一点也不局促,摇曳,鲜嫩,舒展,如一棵芭蕉。

清朝贺裳看到一旧本,说这本是一首《鹧鸪天》,前面还有四句:“塘水初澄似玉容,所思还在别离中。谁知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贺说,“增前四句,神采加倍”。这是外行话,且不说“谁知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搬用白香山的句子,单说“塘水”一语,矫揉造作,粗陋不堪,如东施列于西施之前。李煜断然不会做这等焚琴煮鹤之事。

7

落在梧桐叶上的雨,明显地急了一些、重了一些。

我已经翻到他投降以后的作品了。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诗多在结尾出彩,这首是个例外。开头时间与空间的交错转换,有断金裂帛之声。这时候,你无法把李煜简单地归为豪放或者婉约派。婉约时,直到花间;悲壮处,不输稼轩——可以翻出辛稼轩的那首《破阵子》对比参看。

刘年|念诗的人,不许流泪

8

《浪淘沙》。其一:“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其二:“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往事只堪哀”一句,我读的时候,每每想到那首《当爱已成往事》。那是李宗盛写得最成功最感人的一首作品,那是李煜这首词的现代汉语注释版。第一句就是“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底”。一边读诗,一边听歌,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要管有些柔软的东西叫诗歌。再读其二,读到“独自莫凭栏”之后,我们应该能感觉到,李煜已经开始触摸到了汉语的最高峰。

9

在这四首《望江南》上,我们的目光停一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像对联一样,前两首是一对,后两首是一对。前两首,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落差感。第三首其实是第一首的重复,可以忽略不计。我很喜欢望江南这个词牌,参差摇曳,清秀白净,如一个二八女子,在杨柳岸,亭亭玉立。这个词牌历来写的人很多。比较有名的是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的几首。我们再认真地读李煜的第四首,这首画面感极强,不用闭上眼睛,一幅意境深远,虚实有度的水墨画会立即呈现出来。在这首诗的光芒下,温庭筠两首并不减色,刘、白的几首就黯然无光了。

10

我们不分析中心思想,也不总结一下段落大意和写作手法。

我们不说他的他的情绪过于感伤,

我们穿着拖鞋和短裤衣冠不整地靠在藤椅上。

瓷盘里,深红的樱桃,大小均匀,只有细柄各有不同。

酒杯里,还有一杯冰镇的青岛啤酒,呈琥珀色。

而且,窗外的雨,一直没有停。

11

汉字,经他的手一摆弄组成句子,仿佛洗过,干净利落;仿佛磨过,每个字都没有棱角,发出淡淡的荧荧的冷色调的光;仿佛煮过,每个字,摸上去,都有一点点温润的感觉;仿佛又是铜做的,每一颗都沉甸甸的,就像子弹,可以贯穿人生与宇宙。

有段时间学他,也用他那种冷色调的字。写成后两相对比,无论是重量,质地,都远远不及。就好像他是一个武功高深莫测的中年男人,在前面不疾不徐地走,任我如何满头大汗,如何狼狈不堪,依然无法缝合之间的距离。后来朋友告诉我,我永远无法追上他,他的词,不仅是才气和经历结晶。纳兰性德才气不可谓不足,然而学之,力犹未逮。

李煜的字,看起来很美,其实,每一颗,都是血或者泪凝固而成。和他相比,淫妻杀夫的赵光义,丑陋得像一只披着皇袍的龙虾。

刘年|念诗的人,不许流泪

12

李煜显然不是政客,虽然他坐过龙椅。

按我带着偏见和有色眼镜来看,中国所有的政客,都是肮脏的,虚伪的。包括传说中的诸葛亮和唐太宗。每个人的手中都沾满了鲜血,每个人的嘴里都塞满了谎言。不要给我翻二十四史,我只相信诗歌。而且,须是那种用泪和血写出来的诗歌。

后来,小周后被赵光义看中,常常如到后宫行幸。有一幅春宫画,叫《熙陵幸小周后图》。画的赵光义奸淫周薇的图。传说画师当场的写生。这幅画至少证明了两点:其一,赵光义,丑陋得像一只披着皇袍的龙虾;其二,小周后是贞洁的,她一定深爱着李煜。

李煜死后,小周后用自己的生命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13

假设你是小周后。我代李煜敬你一杯酒。

我再代李煜,敬你一颗樱桃。

14

牵机药,据说是中药马钱子。形圆而扁,有白毛,味苦。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人若误服之,令人四肢拘挛。李煜因酒后服药,酒助药性,引起全身性抽搐,最后头部与足部相接而死,状似牵机,死状极惨。

传说他是七月七日出生,也是七月七日死的。传说这一天,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相会。数月之后,守丧期满,小周后自尽。

一百多年后,赵光义的后代,赵佶亦被金人掳去,受尽凌辱,含恨而死。

其三千后宫佳丽,尽遭金人凌辱。

报应,你信之,则有,不信之,它还会在那里。

刘年|念诗的人,不许流泪

15

我经常开会。

开会的时候,我会一般会准备一些纸,和一支笔;开会的时候,我会坐在倒数第三排,那样领导绝对不会注意;开会的时候,我一般不会讲小话,也不会发短信,也不会借故上厕所离开。我会认真地记和写。旁边,往往会有同事对我的认真相当佩服,会抢去看我的笔记——那是一行行流丽钢笔书法。

我经常写的是这两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七十二个字,代表着中国汉语的最高水准。

每个字都选得很美,每个字都晶莹剔透,每个字都嵌得严丝合缝像天生就在一起似的,更重要的,每个字都很简单。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化腐朽为神奇。

选字之美,纳兰容若其实不在李煜之下,但纳兰的字明显没有李煜字的压秤。

懂翡翠的人也知道,水沫子也很透,但它价钱要便宜得多。关键在于,同样大小的手镯,水沫子比翡翠要轻一大截。

16

把音乐放到林海的《琵琶语》。声音放大一点,要盖过窗外的雨。

琵琶,像雨滴一样,可以让泛黄的往事返青。

也许你已经读过千百遍了。不妨。请你为我再读一读。

还是念吧,因为念字,下面有一颗心。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

念诗的人,不许掉眼泪。

刘年|念诗的人,不许流泪

文字已获作者刘年授权,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与后台联系。

| 爱上小镇 |

Ai shang xiao zhen

◼︎◼︎◼︎

▼ 点击阅读原文,读最美《花间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