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GQ报道(GQREPORT)。在GQ报道后台回复「彩蛋」,送你一个彩蛋。


“馒头没熟不能开锅盖儿”:和濮存昕学朗读

濮存昕说:我们不赶时间。一个一个上台来,朗读出来,一首短诗而已,你慢慢读,如果你觉得不够好,不够满意,不够知足,就再来一遍,再来一遍。

❶ 主宰这个空间,也主宰你自己

“让标点符号消失吧!现在这些诗句就是你的血液,你的关节。放大声,再放大。”

2019年4月27日上午,北京菊隐剧场的舞台上,我和另外9位GQ1000特邀的嘉宾一起,坐成一个半圆,人手一首短诗。濮存昕先生就站在这个半圆里,身子前倾着,好像一首乐章里跳动不息的一个音符似的,转着圈,两只手摊开,呼唤着……


“馒头没熟不能开锅盖儿”:和濮存昕学朗读


这一刻我忽然想起很多很多年前大导林兆华排演莎翁剧作《大将军寇流兰》时,力邀濮存昕出演主角,在一张剧照里,“将军”濮存昕赤着上身戴一身盔甲,满脸的义勇。“英雄,都是被自己人杀死的。”林兆华为那部剧定下的主题词至今盘桓在我脑子里,眼前的濮存昕却依旧昂扬地不屈地,站在我们对面,膝盖微微曲着,好像一个人准备起飞之前给自己助力的样子,脸上满是青春与斗志。

不得不说,我好像被他点燃了。

所以我决定要放弃他所有外在的头衔,也在这里像大多数人一样称呼他:濮哥。

今天,我们来和濮哥一起,朗读。

来宾都是GQ1000的挚友:他们是键盘手、制作人、表达者、歌手臧鸿飞、车影工厂创始人CEO马晓波、演员龚俊、演员沈泰、演员张宁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国鹏、媒体人王祥、GQ1000特邀的两位体验嘉宾,和我。


“馒头没熟不能开锅盖儿”:和濮存昕学朗读


我喜欢《智族GQ》助理出版人陆昱霖在这一期GQ1000活动开始之前的一段简短的发言,尤其提到为何GQ1000,而不是10000,不是10万+。在一个多数人追求更高的数字更多的关注更浮夸的表象之外,还有人在乎“少数”,还有人稀罕“千金难买”,还有人讲究“优质”,我觉得欣慰而可爱。

小剧场里人不多,连带嘉宾和工作人员,大约不足半百,这样很好,不拥挤,不着急。

对,濮哥说,我们不赶时间。一个一个上台来,朗读出来,一首短诗而已,你慢慢读,如果你觉得不够好,不够满意,不够知足,就再来一遍,再来一遍。

我们十个人,以抽签的方式被分为两组,两组的差别,不过是所要朗诵的诗歌有所不同。两首诗分别是:木心的《从前慢》和徐志摩的《偶然》。

“今天最好的状态就是每个人走上台来,你就主宰这个空间,也主宰你自己……音乐会慢慢响起来,您就随时开始,随时,我们无界限,无障碍。生活和艺术就是特别特别近的,没有台阶,来,你可以在音乐的呼吸中间,开始……”

❷ 朗诵是为了影响别人,而不是自己读给自己听

练习时间结束了,我们要一一上去开始自己的朗读。

我是第二个上去的,我抽到的诗是《从前慢》,我想着早点读完早点好,多等一分钟就多紧张一分钟。我选择坐在椅子上,是因为我知道站着我会“废掉”,我是一个脚底下没根的人,我自知,我这样的人站在众目睽睽之下朗诵,估计是会原地发抖都摔大马趴的,所以我得找把椅子坐下,稳定一下。

结果我还是抖到好像在打摆子。我坐下,舞台上就剩我一个人了,光线有点昏暗,我低着头看手里的诗,四下全安静了,音乐声好像一池水铺在我身后,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念出第一个字是好……胆怯地抬头一瞥,濮哥就坐在我对面两步外远的地方,两只手掌合十,静静期待着。

我终于念出了第一个词:“记得……”

我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在这样的公开场合念诗是什么时候了,可能是,小学?很多很多年来,我都习惯了独自一个人写,写完之后重新躲起来,羞赧是表象,我承认,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某种懦弱。

一个人可以在众目关注之下良好地、从容地、完全地表达自己,该是一种多么强悍的能力啊。我觉得除我之外的九位朗诵参与者,他们都比我拥有得要多。因此他们也可以得到来自濮哥更多的指导和互动。

濮哥一语点透臧鸿飞在内敛与激昂之间的有趣状态,建议他可以更加喷薄,而且要懂得适时释放:“馒头没熟不能开锅盖。”


“馒头没熟不能开锅盖儿”:和濮存昕学朗读


他对媒体人王祥说:“你试着放大你的声音,争取让最后一排的人也要听见。朗诵是为了影响别人,而不是自己读给自己听……我们哪怕不是做演员和朗诵着,也要学会这件事,要学会感染别人,要有信念,不能弱。”

他喜欢沈泰读的《偶然》,他说听着他读时,自己忽然感觉又有了对这首诗心的体味,原来徐志摩对女人的深情是这样的:“他会很容易喜欢一个女人,这是他的坦率,他知道爱情不是唯一,他要的就是那一刻的美好,这无关道德,而是他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的方式。”


“馒头没熟不能开锅盖儿”:和濮存昕学朗读


再后来,他又从张宁浩朗读中“懂”字的发音聊到了京韵大鼓大师说骆玉笙先生的一则趣闻,是在当年录制《四世同堂》时,老太太来录音,一张嘴大家都震了。唱完之后,怹问导演,行吗?导演说行,好极了。骆玉笙先生再问:不用再来一遍?“不用了。”结果等到节目播出来,老太太急了,“我说让我听一遍,不让听,你看我把『刀光影』的影字,念错了……”一个字词的发音正误,就是演员的命。

❸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看着舞台上在GQ1000「濮哥读美文」活动现场见到濮哥之前,我们大约有三、四个月未曾谋面了。上一次相见,还是在戏剧《哈姆雷特》的演出后台,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某一场演出开演前,我们在他的化妆间里絮语,他说起自己当时的所思,他说很多人都在影视界里冲杀,而自己,一年365天,300天以上都在剧场里。他没觉得任何的不适,仿佛这就是他的理所当然。说这些话的那个时候,他的双眉横在额上,自有一副猛烈的力气,那是因为当时他在演的角色——哈姆雷特的父亲和叔父,需要这份威严和笃定。

如今,他换成了另外一个样子,但其实,他又还是他。

我是在GQ1000的这场活动现场忽然理解了这件事的:一个演员应该让自己活成什么样子?一个热爱自己职业和生活的人,又该怎么管理和敦促自己,在每一天里都能有所收获,不至沉沦。

答案是:相信和坚持,不问结果,埋头喜乐。然后,做好每一个当下应该做好的事情。

我想起濮哥从2015年末开始一直在做的一件事,他发起创办了「濮哥读美文」的公众号,并每周亲自挑选并朗诵文学作品,免费供用户收听,至今收获了15多万深度粉丝的关注与支持。自2016年第一期开始,陆续播出162期,音频的点击量已高达3000多万人次。2018年1月31日,「濮哥读美文」活动由线上首次搬到线下,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次推出「听见美」朗诵会演出暨全民朗诵活动。

润物细无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濮哥说,“时尚”两个字该怎么理解呢?时尚就是,现在,最好。它不仅仅是表面的事情,也关乎生命品质的提升。

就是在这样一个上午,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让自己沁润在菊隐剧场里,我觉得收获到一种难得的沉静,长时间以来涣散的精神有可能慢慢聚拢。珍贵的是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从口中被吐露出来的瞬间,那字词句与写作者、与朗诵者之间的关联,是从心到手,又从手到眼睛再回到心里最后经由嘴说出的一连串过程,几百上千年的时间也在这一瞬间被折叠了,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了解,也由此得到一次看透的机会。

活动的最后,大家当然都期盼着濮哥可以奉上一段朗诵。

他没有推诿,但是做了得体的解释。他说:

“我是一个长期演出的一个演员,昨天晚上演了,今天晚上得演,下午还有一个活动。今天我如果白天太累了,对不起今天晚上的观众。这脑子,不能在嘴前头,在台上就会断片,断片就麻烦了。话剧就当中不能出丑,电影还可以再来一次。”

嗯,他正在演《洋麻将》,就这几天,每天晚上在首都剧场。这是一出时长近两个小时的戏,全场只有两位演员,对体力和意识的要求极高。演出并未有太多事先张扬的宣传,却也是几乎场场满座。濮哥就这么默默地演,默默地。

他最后朗诵了一首《再别康桥》,很美。


“馒头没熟不能开锅盖儿”:和濮存昕学朗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读罢,这一场GQ1000的活动便也近尾声。

结束后,濮哥穿上风衣背上双肩包,飒飒地拍了一下我的后背算作告别。我们在剧院大厅别过,远远地我看到剧院门外停了一辆黑色高档轿车,以为是来接他的。不料,他走到那辆轿车旁边,埋身打开了停在路边的一辆二八自行车,一脚跨上去,就这么绝尘踏走了。█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GQ报道(GQREPORT)。在GQ报道后台回复「彩蛋」,送你一个彩蛋。


撰文:吕彦妮

运营编辑:佟通通

微信编辑:尹维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