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数码厂商奥林巴斯深圳工厂负责人宣布停产停工,使其成为继尼康之后又一家关闭中国工厂的日本数码相机制造商。有评论认为奥林巴斯此举突然,但据运营商世界网了解,由于相关市场的不断萎缩,近年来一直有迹象显示该厂商将越来越多的订单转移到他们在越南的工厂,但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据了解,奥林巴斯深圳工厂主要有相机、车载和显微镜三大业务,其中,相机业务将转至越南,而显微镜业务将迁回日本,车载业务尚不清楚将迁往何处,有消息称或许难逃“就此终结”的命运。

关厂的背后原因可以从奥林巴斯深圳工厂《停工停产通知》中看出端倪,公司声称主要是受世界范围内相机市场缩小的影响,而在另一份《告部分员工书》中,则直接指出“2008年以后,随着智能手机普及,数码相机市场迅速萎靡。”

事实的确如此,在目前的数码相机市场,手机已经基本取代了中低端相机,奥林巴斯们生产的高端相机对普通用户又并非刚需,只有小众的发烧级摄影爱好者选择购买,而这部分“窄众消费”显然无法支撑这些飘洋过海而来的日系数码品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奥林巴斯深圳工厂停产前不久,卡西欧陆续关闭了在中国的数码门店,持续亏损的卡片数码相机业务也即将终结。而同为日系数码巨头的尼康则是在去年底就宣布关停其无锡子公司以缩减成本。

但并非所有相机企业都采取消极态度面对冲击,事实上莱卡、蔡司、索尼等厂商早已开始积极寻求业务转型,他们选择和诺基亚、华为等手机企业合作,将自己的专业光学技术呈现在手机镜头之中。

如此看来,身在日渐沦为“夕阳产业”的数码相机市场,不思自救的奥林巴斯们未来的日子也许会更难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