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百度实控人李彦宏夫妇被申请列入失信人名单的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那么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一位叫陈平的作家发布微博说因为百度没有在法定期限内履行法院的判决,自己已经向法院申请将百度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李彦宏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一旦法院作出裁决,那么李彦宏夫妇将成为老赖,从而被限制高消费,这也意味着李彦宏夫妇未来几乎不会获得任何贷款,并且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甚至连信用卡都可能被冻结。更严重的是李彦宏很有可能不能再继续担任百度公司的老总!

不得不说,一个人设崩塌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光今年以来我们就看到刘强东当面对着京东员工称兄道弟,而背后却疯狂裁员。我们也看到史玉柱以成功企业家自居,转而却深陷非法吸收存款的丑闻。而李彦宏被列为失信名单,则是诸多企业家失格案例里的其中一个。

这些企业家作为企业的一号人物,一旦出现丑闻往往会给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有专家就指出,一号人物即实际控制人,作为公司的灵魂,两者经常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对上市公司而言,一旦一号人物爆出负面新闻,不论结果如何,短期内都会给股价带来震荡。而绝大多数企业和上市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大股东违规占用公司资金,轻则影响公司经营,重则如金立一样面临破产或重整。

那么如何避免一号人物的失格给公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种问题呢?朵朵认为唯有加强对上市公司一号人物的监管,才可以实现这样的目的。这就要求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监事会等机构履行好监督的职责。比如,在对外投资,担保,资产处置,大额资金使用情况中,相关机构就要担负起监督一号人物决策的重任。

就像前些年格力电器的董明珠准备使用格力电器的自有资金投资魏应仓的新能源产业,这时候格力电器的相关监督机构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阻止了这项投资计划。经过这些年我们发现,当初准备投资的项目早已经灰飞烟灭,当年如果不是这些监督机构发挥的作用,格力电器一定会遭受不小的损失。

所以,现代公司治理是人性与制度的博弈,只有用制度将人性关在笼子里,上市公司才不会因为一号人物的失格,遭受更大的损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