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像这样的入户排查,除了马别社区,木陇街道其它村(社区)也在抓紧时间进行入户排查工作,在排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坚持“四逐四准”的原则,根据“两业一补”的要求,对全街道的建档立卡户、卡外低保户以及八类重点人员再次进行就医、就学、就业、收入等方面排查,并对排查的问题进行登记,建立台账统一管理,同时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逐一将排查问题歼灭,达到巩固脱贫成效的目的。对于刚成立发展的木陇街道来说,跨区域搬迁到街道的新市民很多,为此,该街道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中,除了做好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就业等方面工作外,还将新市民的后续服务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工作中,通过积极引导新市民自主创业、新区内企业中就业、有组织劳务输出务工等方式让新市民快融入、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

木陇街道一角

“老人家,最近身体怎么样?我们是马别社区脱贫攻坚前沿指挥所的工作人员,今天来您家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您们一家人的生活状况,家里还有什么困难,要跟我们说,我们会协调帮助您解决的。”听到家里来人了,郎宪章放下手中活从屋里走出来打招呼,笑着对工作人员说目前没有什么困难了,生活也过得比以前舒心了。

工作人员在郎宪章家中走访排查

在与郎宪章老人的聊天中得知,原来这些工作人员已经不止一次来他们家了,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马别社区在排查贫困群众时发现郎宪章的老伴去世早,一人带着两个小孩,生活十分艰苦。社区将这一情况上报核实后,郎宪章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户进行帮扶,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目前郎宪章家的房屋得以改造,庭院、串户路得以硬化,自来水也拉通到家里了,生活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以前生活确实困难,通过政策的补助和政府的帮助,房子修好了,自来水也喝上了,两个儿子现在在外打工也有收入了,每个月国家还给我一点补助,生活是不用愁的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郎宪章说。

“我家儿子和女儿上学得到了国家的补助,减轻了我们的家庭负担,现在我也在周边找到了事情做,女儿也出来工作了,生活越过越好了。”马别社区村民王德翠说。

“组织了马别社区村常务干部、驻村干部以及包保责任人对全社区建档立卡33户69人,按照‘四逐四准’的要求进行了再次的全面排查,通过排查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有28个,已经建立了台账,并明确了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对发现的问题已经进行了整改。”木陇街道党工委委员、街道办副主任、马别社区前沿指挥所所长蔡飞龙告诉记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对社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的情况进行进一步跟踪问效、进一步再查、再改,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最终让脱贫政策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让群众真正地脱贫不返贫,日子奔小康。

刘金花(左一)在盛欣服饰上班

像这样的入户排查,除了马别社区,木陇街道其它村(社区)也在抓紧时间进行入户排查工作,在排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坚持“四逐四准”的原则,根据“两业一补”的要求,对全街道的建档立卡户、卡外低保户以及八类重点人员再次进行就医、就学、就业、收入等方面排查,并对排查的问题进行登记,建立台账统一管理,同时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逐一将排查问题歼灭,达到巩固脱贫成效的目的。

群众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木陇街道就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蜂糖李、百香果、鲜食玉米、紫薯、辣椒等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进一步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在木陇街道小寨精品水果基地里,几十名村民正忙着搭建百香果桩、栽种百香果苗。正在干活的村民韦文帮介绍,今年他把家里的4亩多土地全部拿给马别社区种植百香果,除了土地租金,到年底的时候还可以参与收益分红,栽种和管理期间又可以到基地务工获得收入,非常的不错。

村民苏玉梅说:“我家拿了5亩多土地入股,租金一亩地得800块钱,社区统一种植和管理,我们没有什么风险,年底还能分得些钱,平时又在这里务工挣钱,还能够照管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为了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通过和农户共商,总共有六个组342户农户用土地入股给我们发展百香果产业,今年新增了720亩,加上之前的200多亩,总的有900多亩,带动了2000多人就业。”马别社区村支书鄢代江介绍,目前社区的百香果已经全部栽种结束,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户收入,社区还因地制宜发展了辣椒和蔬菜产业进行示范带动,目前栽种的蔬菜部分已经上市销售,辣椒正在移栽中。

产业好,农户笑。木陇街道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将产业之花开遍各村(社区),一项项促农增收的产业正在各村(社区)开花结果,其中百香果种植了1485亩;蜂糖李种植了3310亩;蔬菜种植了3100亩;花生种植了1500亩;紫薯种植了600亩;板栗南瓜种植了200亩;薏仁米种植了2400亩。

对于刚成立发展的木陇街道来说,跨区域搬迁到街道的新市民很多,为此,该街道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中,除了做好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就业等方面工作外,还将新市民的后续服务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工作中,通过积极引导新市民自主创业、新区内企业中就业、有组织劳务输出务工等方式让新市民快融入、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

去年10月,盛欣服饰入驻木陇街道大龙潭安置区,通过前期厂房的建设和设备的调试,于今年3月份投产运营,目前已带动46个人就业,其中新市民就有24个。

“来这里上班,不懂的技术人员会手把手教会,实习期都有工资的,转正后还要高一点。”从晴隆搬迁到木陇街道的刘金花告诉记者,搬迁到街道后,街道就积极帮助她们找工作,目前她和丈夫都有了稳定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够一家人的开支了。

“我们在这里发展,在用工方面主要是考虑当地的新市民,我们的扶贫车间永远欢迎勤劳、肯吃苦的新市民加入。”盛欣服饰车间负责人骆礼国说。

村民在基地里务工

在易守诚电子厂务工的新市民梁大艳说:“搬迁到这里后,不仅生活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政府还引导我们来这里上班,离家比较近,可以接送娃娃读书,做的都是一些手上活,比较轻松,工资待遇还可以。”

“根据新市民的意愿,尽量满足他们对岗位的需求条件,让他们能够就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在这个地方扎根生活。”木陇街道新市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郭书丽介绍,目前街道内已有7家企业带动了375人就业,其中新市民有200多人,其他的新市民采取有组织劳务输出的方式,让他们到省内、省外就业。

木陇街道党工委书记严洁说:“‘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工作开展以来,木陇街道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将这项工作抓好。一是抓问题的再排查,在今年3月份排查的基础之上,我们按照‘四逐四准’的要求再次对各类问题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再排查;二是抓问题的再整改,根据排查出来的问题我们及时整改,对原来已经整改的问题再次的回头看,看整改是否到位,是否彻底;三是抓责任的落实,按照‘四个一’的调度机制,每天按一道指令、一次调度、一次研判、一次通报来抓好责任的落实,同时和我们的班子成员、各村、各单位签订了责任状,把责任压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四是抓新市民的后续服务,新市民后续服务重点围绕五个体系中的就业体系来确保老百姓来这边有事做;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新区党工委的要求,认真的落实好‘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排查的各类问题按时消号。”(代雪梅 戴仙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