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一个“久病成良医”,自幼体弱多病,却足足活了165岁的“活神仙”,医术超群,连皇帝都“求他治病”的神奇人物。

他就是被世人所熟悉和敬仰的“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出身于西魏大统七年,从小天资聪颖,被人夸赞为“圣童”。只可惜天才多磨难,孙思邈自幼体弱多病,家人为了医治他的病可谓是“散尽家财”,于是呢,孙思邈从小便立志从医,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摆脱病痛的折磨。

孙思邈深入研究古典医学,十分重视民间偏方,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医术研究,编著了一本被全球学者公认为“人类之至宝”的医书——《千金要方》,在书中第一次提出“不生瘤”的方法!他认为所有肿瘤恶病都是因为忧虑过度、积郁成疾而形成的,所以,只要保持心情舒畅、淡泊欲望就可以预防肿瘤。

孙思邈还十分重视妇科和儿科,并撰述了《妇人方》和《少小婴孺方》,在他的影响之下,后代医学工作者开始才更加重视研究妇、儿科疾病的治疗技术。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十多个月却还不能分娩,听闻孙思邈的医术高超,于是派人快马加鞭向其求医。但是古人的封建思想“男女授受不亲”,于是他拿出一条红线,让宫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另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在皇后房外开始“悬丝诊脉”。

没有多大工夫,孙思邈诊完脉,便吩咐宫女把皇后的左手拿出帘子,孙思邈看准穴位猛扎了一针,皇后疼痛颤抖,不一会儿,只听得婴儿呱呱啼哭之声,婴儿顺利出生。唐太宗李世民大喜,想要留孙思邈在宫内当太医,但孙思邈不愿在朝为官,并拒绝赏赐,继续回到民间为百姓行医治病。

此外,孙思邈还擅长养生,已经70多岁的他看上去还和年轻人没有太大差别,因此也被称为活神仙,孙思邈在公元682年去世,根据黄竹斋的研究记录,孙思邈足足活了165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