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这是一套老古董,现在的90后00后“小朋友”可能比较陌生,80后就比较熟悉了,老式的爆米花机,比较原始的,和旁边的风箱是一套,我小时候见到的大部分是配一个手摇的鼓风机,更轻巧一些。老人们说那个东西是以前的“炸弹”,日军飞机上扔下来的那种,可能“长得像”吧。

这种装备以前在关中地区很常见,尤其是农村,我们80后小时候缺吃少穿,没啥零食,经常有大叔登着三轮车拉着爆米花机走村串户做这种营生,把玉米粒倒进去烧一会儿,“炸开”就是爆米花了,那个爆米花吃起来很香,现在很少见到了。

“炸弹”爆米花机可以把普通的玉米粒变成爆米花,就是这种玉米,现在大街上和电影院里卖的爆米花都是用专门的玉米爆的,是经过改良的品种,微波炉都可以做成爆米花,吃起来味道是不一样的。这个装玉米的东西也是个老物件,叫斗,小时候家里还有几个,木质的,算是农具,现在见不到了,也没人会做了。

这几样东西都是在“西府老街”看见的,西府,就是陕西宝鸡,西府老街在宝鸡北边的陵原上边,是一条仿古商业街,我这个西府人还是第一次来。西府老街是美食街,主要是宝鸡地区的特色美食和民俗,很多小吃在其它地方很难找到了,八零后来这里可以找到久违的小时候的味道。

就像这碗油茶,是我的最爱,很多年没吃过了,小时候那种装油茶的“大茶壶”现在很难见到。油茶在北方以面食为主的省份都有,主要是早餐,关中地区就很普遍了,我们西府的油茶是配麻花吃的,所以叫“油茶麻花”。

油茶的做法也不难,就是把面粉炒熟,加上花生米、瓜子仁、食盐等配料,再用开水一冲,泡上麻花就可以吃了,香浓酥脆,闻到那个味道都流口水。炒熟的面粉不用水冲干吃也是很好吃的,不过容易呛到,要慢慢吃。

油茶在陕西历史悠久,据说当年秦始皇能统一天下油茶也是有“功劳”的,炒面就是秦军的主要军粮,因为方便携带和食用,士兵饿了直接抓把炒面吃,就可以填饱肚子,不用停下来烧火做饭。所以秦国军队行军作战效率很高,而其他国家的军士肚子饿了必须要埋锅造饭,费时费力,因此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这一结论是不是事实有待进一步考证。

这是手工挂面,西府特色的空心手工挂面。挂面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大部分都是机器加工的,手工挂面就比较少了,制作这种挂面是需要技术的,掌握手工挂面技艺的“艺人”现在很少,以前也不多。

小时候在村里见过手工挂面的制作过程,是很需要技术和时间的,和面的时候水和面粉的比例是关键,水多水少都不行,还要加盐,否则很容易断。面条这样挂着需要好几天,自然下垂,拉长,最后达到需要的粗细均匀的挂面,同时变干,取下来切段、保存,因为是干的,所以可以放好几个月不变质。

手工挂面怎么吃呢?最佳吃法当然是做成我们西府的“岐山臊子面”,臊子面是陕西面食的代表,正宗的岐山臊子面要用手擀面,不过臊子汤配手工挂面也不错。手工挂面的口感比超市买的那种机器挂面要好很多,比较筋道,有嚼劲儿。

油饼,常见的面食之一,用发酵的面最好,热油煎炸,趁热吃口感极佳,有人喜欢夹菜吃,有人喜欢直接吃,你喜欢怎么吃呢?

这是另一种油饼,名字一样,做法不同,吃起来感觉也不一样,这种油饼不是用油炸的,是烙的,烙饼,一般这种油饼用的面不用发酵,做好就吃,不能放,凉了就嚼不动了。

荞面饸饹,是用粗粮荞麦做的面条,以前很少有人吃,现在流行吃粗粮,吃的人也就慢慢多了,和小麦面条吃法差不多,干的、汤的都可以。荞麦面有个特点,就是和面的时候必须要加一定比例的小麦面粉,否则纯荞麦面是不能成团的。荞麦饸饹比较硬,耐消化,肠胃不好的人一次不能吃太多。

麻花,就很常见了,南、北方都有,不过南方的麻花口味多一些,有甜有咸,还会加点芝麻之类的配料。西府的麻花大部分都是吃咸的,个头也比较大,论根卖。麻花也都是手工做的,一根一根搓出来,看着挺复杂的,难怪人们经常说把什么东西“拧成麻花了”。刚出油锅的麻花最好吃,酥脆香咸。

烧饼的一种,陇县特色的,陇县古称陇州,是宝鸡北部的一个县,和甘肃相邻,“国师”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就是在陇县拍的。陇县把这个叫“油xuan(那个字打不出来)”,里面加了核桃、花生、芝麻等,看起来都很好吃的样子,脆得掉渣儿。

油糕,也叫糖糕,里面有馅儿,一般是白糖等等,油糕是老幼都喜欢的小吃,主要功夫在和面上,工艺复杂,是油炸食品里面为数不多的甜食。岭南的广西有一种小吃“油堆”,和北方的糖糕类似,不过是米做的。

油泼辣子一道菜,陕西人是不能没有辣椒的,缺了辣椒的面条是没有灵魂的,尤其是油泼面,泼的就是红辣椒。陕西各地的辣椒做法略有区别,成品都叫“油泼辣子”,宝鸡的做法是先把红辣椒洗净晒干,再用剪刀剪成一段一段的,再放到大锅里炒,要加点油炒,火候很重要,否则很容易炒糊,味道就变了,炒干以后再磨成辣椒粉存放,用的时候用高温的油一泼,就是油泼辣椒了,看着辣,其实不辣,很香!

面人儿,小时候常见的玩具,手艺人的艺术品,和糖人类似,快失传了,全靠艺人的双手捏出来,题材主要是各种传说故事、神话动漫中的卡通造型,虽然是哄小孩子的玩意儿,但是值得传承和保护。

时代发展太快,很多传统技艺在慢慢消失,小时候很多吃的、玩的现在找不到了,能见到的要珍惜,否则只能回味了。

那么,你对陕西,对西府宝鸡有什么印象呢?喜欢这里的小吃么?欢迎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