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纸钞屋》真正爆红的原因除了精心设计的抢劫计划之外,隐藏在剧情底下那股对当今世界现况的反抗意识,才是更能激起观众认同的元素,这点也清楚地在新的故事中呈现出来:对人民来说,抢匪们才是英雄,国家则是不负责任的平庸邪恶存在。总得来说《纸钞屋》的高话题度,已经让它脱离了第一、二季时单纯的烧脑斗智剧情,变得更像是一场观众与角色们共襄盛举的狂欢派对,观众想要看到更多天马行空的创意抢劫,编剧们就让角色有更多无限的发展空间,双方一起推升剧情的高潮,直到热血激情达到顶点为止。

《纸钞屋》第一、二季播出后在全球掀起疯狂的讨论热潮,于是剧组继续发展了更大野心的三、四、五季,将这个"义贼团体"的刺激抢劫故事玩得更大、更精彩。

必须说在看完第一、二季之后,对于《纸钞屋》的期待是更高的了,期望有更多出乎意料的惊喜、转折与计谋对决,第三、四季在节奏与爆点上营造得不错,但持续引入新的角色所产生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以下分正反两面来说说我对新故事的分析!

《纸钞屋》最脍炙人口的部分就是惊喜不断的警匪斗智,第三、四季将场景移到西班牙银行之后,需要新的策略、新的团队以及新的目标,这些都让人们再度燃起了第一次观看《纸钞屋》的热血!

第三季从里约被国际刑警逮捕开始,持续将重点放在人民对抗腐败政府的主轴上,并用更张狂的"抢劫国家银行"来包装整个故事的主干。

《纸钞屋》真正爆红的原因除了精心设计的抢劫计划之外,隐藏在剧情底下那股对当今世界现况的反抗意识,才是更能激起观众认同的元素,这点也清楚地在新的故事中呈现出来:对人民来说,抢匪们才是英雄,国家则是不负责任的平庸邪恶存在。

以群众暴动来营造渗透银行的机会,真的是只有《纸钞屋》这群抢劫犯能办得到了,教授成功地让队员以军队之姿进入银行,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免去冲突,制服保安团队后取得了银行的主导权。

从进入银行的第一刻开始,教授的策略就兵分两路进行着,一方面取得国家机密作为谈判交换里约的筹码,一方面融化黄金朝着终极窃盗目标前进。

让里约成功获救的方法完全是建立在人民对政府极大不信任的前提之下,所思考出的一种对策,以秘密公开后人民可能进一步暴动的危险后果作为赌注,与警方拉锯博弈。

在此《纸钞屋》进一步强化了"达利面具"作为正义符号的印象,它俨然是足以取代《V字仇杀队》面具新时代的象征,如果《V字仇杀队》代表的是无名者的无惧,那么"达利面具"所代表的就是人民团结的力量。

在第四季中,教授为了确定里斯本是否真的活着而来到抢劫现场,在现场暴动鼓噪的民众情绪稳定了他原本失去冷静的心,得以顺利分析出执行巴黎脱逃计划的细节,所以民心所向真的是决定《纸钞屋》抢劫成败的重要因素。

教授与里斯本整段从森林逃跑、被捕、刺探到最后逃脱的情节是三、四季中最扣人心弦的部分,因为这两个角色的人设最稳定、情感最深刻,没有其他有爱情戏的角色变来变去的心境。

当中有绝望感满点的追捕戏码,有分毫不容出错的谍对谍手法,也有神来一笔又扯又精彩的收尾,盖出一面墙拦截囚车跟冒充特种部队重返银行真的是怎么猜也想不到的方法啊!

《纸钞屋》三、四季另一个成功的要素就是反派塞拉的塑造,大概没有比"高智商的孕妇杀手"更具冲突感的警察设计了,她的冷血残酷与出奇战略都让警匪大战更有看头,因为两方都无法完全预测对手的下一张牌是什么。

塞拉的冷血在第三季与第四季结尾各有一次大出风头的机会,带来内罗毕的儿子以便射杀她,还有承认所有非法手段拖国安局下水,都在说明她是一个尽一切手段摧毁敌人、甚至是盟友的恐怖人物。

第四季结尾结束在塞拉找到了教授的藏身处,但同样身为犯罪者的塞拉会逮捕教授或是提出交换条件还很难说,如果塞拉真的离开了警队势力,《纸钞屋》第五季势必要找到下一个更凶狠的反派来取代她。

第四季最强反派不死之身的保安队长甘迪亚也塑造得相当成功,他彷佛像是爱讲假话版本的"代号47",不论是在枪战对决、俘虏东京到回忆里跟柏林的对呛,每一场戏他都有撑起反派的气场,对主角们造成巨大威胁。

其中我特别喜欢在回忆中柏林去西班牙银行侦查时与甘迪亚对峙的安排,这弥补了这两位充满性格的角色无法在真正抢劫中对决的缺憾,满足了观众们可能想像:"如果柏林这个时候在的话,他会怎么对付甘迪亚?"的干瘾。

接下来聊聊《纸钞屋》三、四季美中不足的缺陷:角色的铺陈与背景故事。

这部分做最好的只有教授与柏林的部分,描写了很多他们兄弟俩计划抢劫的过去,也让观众有机会继续看到死去的帅气柏林出现在回忆中。

但新角色如巴勒莫、波哥大、马赛、马尼拉等人的背景故事都有点草率,巴勒莫反叛夺权的善变性格虽然合理但太过刻意,波哥大与奈洛比的爱情欠缺铺陈,马赛与教授的关系如果能在第三季也有说明会让第四季的婚礼戏看起来更合理,马尼拉的出现则好像是因为人手不足硬要编出一个新队友出来。

这样的方式让观众在继续喜爱角色的同时,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去和新角色建立情感,如何在赐死旧角色的同时让新角色更有存在感将会是下一季的考验,而完美平衡这件事的翘楚就是《权力的游戏》前五季的内容了。

此外如果抽离一下情绪将一、二季与三、四季摆在一起比较,你会发现一套一再重复的公式,爱情纠葛、内哄争权、猪队友造成不必要伤亡,还有逃脱后重返最危险的地方等等,都会让人不免对剧情有些失望。

就第三季与第四季来说,其实如果拿掉阿杜洛与巴勒莫两个人的话,整个抢劫计划会顺畅很多,其中阿杜洛完全是刻意塑造出来让大家讨厌的丑角人物,巴勒莫则是想学柏林亦正亦邪气质但相当失败的样板。

阿杜洛这个不稳定因子被用来在丹佛与斯德哥尔摩之间创造摩擦,接着再进一步影响到里约与东京,巴勒莫理应是取代柏林的现场领导,但个性反覆让人无法理解与赞同,不像柏林在善恶方面各有自己的一套原则。

总得来说《纸钞屋》的高话题度,已经让它脱离了第一、二季时单纯的烧脑斗智剧情,变得更像是一场观众与角色们共襄盛举的狂欢派对,观众想要看到更多天马行空的创意抢劫,编剧们就让角色有更多无限的发展空间,双方一起推升剧情的高潮,直到热血激情达到顶点为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