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万不要去谢家村!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

大城哥只要听到朋友约着去谢家村

就会高高举起双手

“我也去!我也去!”

谢家村在大城哥印象里

就一个字

吃!

在谢家村生活

吃,才是唯一且最正经的事。

以前,这里有谢家、吴家、张家、龚家、陈家五大家族,统称为永人村!只不过谢家村的名声比永人村还响亮,所以最后这里称为谢家村。

以前,谢家村还是个城中村,现在却是南昌最热闹的商圈、地段之一。

以前的以前,谢家村就一个十字路口这么大,没有高楼,没有商场,有的就是一条一条的小巷子。

后来,谢家村的地段越来越广泛,经济发展了,路面宽阔了,美食丰富了,就是因为这样,才让人更想念,那记忆里的老味道。

谢家村,这里的很多小店,开了关,关了开。一代一代人下来,依然有着经历多年风雨屹立不倒的老店老味道!

一线天小吃

10平米的面积

再普通不过的塑料桌椅

平凡的外观却有着非凡的美味

无数食客慕名而来

没地儿坐那是常有的事儿~

店主是一对中年夫妻,本来开店是为了维持生计,没想到越开越好,还成了网红店。店主夫妻俩成天乐呵呵的,看着非常温暖。

他们家的以炒饭闻名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

只是对我们这些外出的人来说

炒饭里

有家的味道~

地址:上海北路48号

人均:10元

胖子粥记

胖子粥店已经开了二十多年,老板也是地道的南昌人,会用一口南昌塑料普通话问你:恰犀利?

相比于别家,胖子家的特色在于品种多,除了粥以外,粉、面、小菜一样不差。

店面不大不小,但是人气不低。二十多年过去,每天依然有很多人会特意过来吃,就是为了那一口情怀。

煤炉细火,每一碗都晶莹剔透、热气腾腾,就像是妈妈的手熬出的家的味道,那是一颗最柔软,最温暖的心在等你回家。

地址:上海北路口

人均:17元

老万蚌壳

又是一家深藏不露但声名远扬的小馆子,破旧的门头,不打个牌子以为是居民住宅,只有资深吃货才能一眼识别:没错,这就是我要吃的蚌壳子。

24年前,彭奶奶和老伴开了这家店,如今她都已经78岁了,因为味道好,食客们口耳相传,一来二去,生意火爆的不行!

对于食材,彭奶奶可是很讲究的,新鲜是唯一的准则!

地址:上海路639号城东学校西侧

人均:67元

金华城东烧菜

说金花饭店是谢家村的人气王

估计是没人反驳了!

请客吃饭、老友聚会

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走,到金花那去~”

尤其是爸妈老一辈的人常爱去吃,位置不太好找,在一条很深的巷子里,有熟人带路会容易的多~里里外外都是嘈杂的声音!

你别看它门头破破烂烂的,环境也不怎么样,但是里面的菜烧的特别地道,强推它们家的茄条,还有啤酒鸭,吃过一次欲罢不能。

地址:上海路639号橡胶厂大院走200米

人均:58元

蓝姨水煮

驻守在这一块将近二三十年的蓝姨,可以说是谢家村的地标性人物了。

在橡胶厂里,没有门面没有牌号,就连店铺都是临时搭建的。

小时候因为一场大火,蓝姨为了救妹妹自己却烧伤了。

虽“其貌不扬”但心肠却好的很,南昌的水煮千千万,周遭邻里却独爱她这一口。

因为店里没有空调,所以只有天气凉快的时候才会开门!

地址:江西橡胶厂李宁球馆旁

这些对于外人来说不知名的小店

像一个个闪亮的味觉地标

撑起了谢家村人的所有惦念。

上海路上的车流呼啸

但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漫不经心。

傍晚吹来阵阵凉风

巷子里的各种喧嚣和灯火也就此升起。

有人起身离开

穿进各种市井气和烟火气聚集的小巷

随手坐下

点一碗拌粉瓦罐汤

一天的疲惫就这样被慰藉了...

毕竟,在这里,还是记忆里的那一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