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因为桓、灵二帝的昏庸,以及大将军何进的见识短浅,先有宦官把持朝政,后有董卓祸乱朝纲,传承了近四百年的王朝,变得岌岌可危。然而大厦将倾之时,匡扶汉室者寡,意欲争霸者众。因此,那个乱世中,涌现出了无数胸怀大志的枭雄,例如袁绍、曹操、刘备等;同样诸多悍将,应运而生,为明主征战沙场,例如刘备的五虎上将,曹操的五子良将等。然而在运筹帷幄的谋士中,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只有诸葛亮一人。例如唐朝诗人杜甫,曾用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宋代词人陆游,则曾叹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起,兴起了一个传言,即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是曹操身边的谋士,他从二十七岁追随曹操,到三十八岁去世,为曹魏效力十一年。终其一生,他都未曾单独统兵,也没有像诸葛亮一样名成八阵图,更未能功盖三国分。那么他到底有何德何能,让世人觉得他比诸葛亮更厉害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对曹操阵营发展的贡献。
  一、分析能力卓越,且多次神预言
  郭嘉非常擅长分析,在袁绍的势大,曹操心生忌惮之时,他便献十胜十败论,振作了曹操阵营的士气;在曹军征吕布,久攻不下时,他力劝曹操急攻,终于拿下下邳;在曹操讨伐刘备时,他力排众议,劝曹操不必顾及袁绍,袁绍果然没有及时做出反应;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忌惮孙策,他预言孙策早晚会死于刺客之手,结果小霸王果然遭到了霄小之辈的暗算,等等。郭嘉不是吕范、管辂,他不是能掐会算之人,能够有些神预言,他凭借的是自己的分析能力。
  二、有大局观
  刘备被吕布所破,寄曹操篱下之时,诸多谋臣都看出了,刘备是一个枭雄,一旦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于是纷纷劝曹操将其杀掉。郭嘉却看得更深更远,他像曹操一样,意识到了,如果杀掉刘备,会让很多大才对曹操阵营望而却步,于是他向曹操提出了将其软禁的计划。
  后来袁绍去世,曹操想要攻打他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谭,郭嘉却建议曹操退兵,认为这兄弟二人一定会反目,到时候鹬蚌相争,曹操可以渔翁得利。《三国志·郭嘉传》记载:“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谪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发展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必争心生。’”后来果如他所料,曹操趁兄弟二人反目之时,一攻拿下了冀州。
  到了征讨乌桓的时候,曹操早要远征,又怕刘备趁机攻打自己的后方,郭嘉又分析了刘备与刘表的关系,认定后方就算变成空城,都无需担心。并仔细剖析了攻打乌桓的可行性。曹操听取了他的建议,一举平定了三郡乌桓,稳定了北部边疆。
  三、军事谋略出众
  随曹操远征乌桓的时候,他认为军队行进太慢,这样会给敌人留下太多的准备时间,从而加大取胜的难度,于是向曹操提出了轻兵速进的建议。曹操认可了他的提议,率轻骑绕至乌桓背后,斩杀了蹋顿,并俘获了二十万人口。这一战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之一。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郭嘉虽然一生都未曾单独领兵,但是作为一个谋士,他是完全合格的,他的分析能力,他的大局观,以及他的军事才能,都不容小觑,也难怪曹操第一次与他交谈之后,就认定了“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并曾打算,在自己百年之后,“欲以后事属之”。只可惜他英年才逝,在远征乌桓的归途中染病身亡,走在了曹操前面,终究无缘助曹操成大业。
  在郭嘉去世的同年,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虽然这仅是一个巧合,并不能作为诸葛亮忌惮郭嘉的证据。但是分析完郭嘉的才能之后,我们不难看出,论运筹帷幄,他比起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如果两人相逢于战场,还是郭嘉的赢面要大一点。因此“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虽然只是一个巧合,只是一句传言,却有一定的道理可循。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