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将国际学院入学更改为申请制度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放眼望去全球知名国际学院的入学都是申请制,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这样的大学都是申请制,而中国学生申请这样的大学被录取的几率十分的低,主要是申请的人数太多,比如说国际大学招收1000名留学生,而又10万的外国学生申请。一流精英学生仍然愿意自费申请哈佛也不愿意拿着奖学金来中国,所以奖学金制度只会让清大招生变成一个死循环。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华裔留学生免试入学清华》,在其中详细的讲明了你家孩子拼死拼活的学习,可是有钱人家孩子却已经在外拿到“外籍户口”,直接申请清华大学。这个文章受到大家广泛的议论,也一度被推上了头条热点。我觉得有必要在详细跟大家讲一下留学和清华的问题,还有国内的高考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也是困扰着二三十年学生的一个大问题。

外国人参加中国高考这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加分呢也是情有可原,只要是考同样一份试卷加个10分20分的不算什么,毕竟少数民族还能加20分,只要外国学生不是加两三百分都不算什么过分的事情。一开始清华也是按考试分数招生的,除了外国学生加点分数没有别的优惠政策。不过2017年清华大学国际班的招收标准改了,改成的申请制度,而改变的制度确实适合中国孩子移民或者在国外借读后申请清大。申请的中比较难的一点应该是汉语等级五级,这对于外国人稍微有点难度,基本上一年预科应该就差不多,可是对与移民过去的中国孩子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所以如此好的政策为什么不让孩子移民过去,然后过几年上个一流大学?

其实将国际学院入学更改为申请制度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放眼望去全球知名国际学院的入学都是申请制,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这样的大学都是申请制,而中国学生申请这样的大学被录取的几率十分的低,主要是申请的人数太多,比如说国际大学招收1000名留学生,而又10万的外国学生申请。但是清华大学的申请制度招收1000人可能只有900个学生来申请,这就导致了申请就能入学的假象,还出现了“本土留学生”的闹剧。

为了能够吸引国际学生入学,清华大学设置了高额的奖学金。之前有个帖子说印度留学生一年10万的奖学金,而中国学生的奖学金只有一万,这就是在加大对国际学生的引入。可是这样的结果却把清大变成了第三流学生的输入国。一流精英学生仍然愿意自费申请哈佛也不愿意拿着奖学金来中国,所以奖学金制度只会让清大招生变成一个死循环。

之前我在做教育领域的时候有个国外的学生跟我讨论过,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出国留学不想让家里在增加负担,所以在脸书上问了一下有没有合适的国家。结果很多的人都推荐中国,原因很简单,一是中国消费水平不是很高,而给的奖学金完全够自己学费和生活费,还能有剩余;二是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很客气,有些推崇的意思,在生活中还有不少便利。这个学生子咨询我的时候说出的这些事情让我感到很悲哀,我们国家在外国学生眼里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作为一个国人我真的很想说一句:你以为你是谁啊?中国目前的确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可是我们的进步却是突飞猛进式的,这次新冠疫情就说明了这一点。

希望经过这次疫情之后能够让崇洋媚外的孩子看到中国的强大,让中国留学后不愿归国的精英产生归国的思乡情,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