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9日,韓國把他們的首都,韓文稱爲的那個地方的漢字名,定爲首爾,並通知了東亞各國。很多朋友想不通,漢城不是很好聽嗎?不是很有歷史厚重感嗎?爲何要定爲首爾?(本文圖片,均爲一百多年前的漢城)
事情其實可以扯遠一點。扯到清末。1897年,李朝高宗李熙,把朝鮮王國的國號,改爲大韓帝國。這個名字,理所當然,不可能得到清朝的承認。因爲清朝覺得,朝鮮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藩屬啊。你現在成了帝國,不跟我平起平坐了嗎?但是,如果清朝人多瞭解一下韓國人的心理,就知道他們爲何要這樣做,爲何敢這樣做。
這張照片,直到現在,還被很多日本網友當成當年日韓合併絕對正確的證據。因爲地上,實在太多垃圾(被日本網友特意打了顏色)。也就是說,日本人認爲,韓國人不講衛生,不文明,需要他這個大哥,帶着一起邁向文明社會。
而實際上,朝鮮也想進行一場自強運動。但那裏當時卻是清朝、日本、俄國甚至歐美角力的地方。那些想要變革的朝鮮人,有的覺得日本經驗好,有的覺得俄國好,有的覺得歐美好,當然,也有人覺得繼續做清朝的小弟,也蠻不錯。結果是,甲午戰爭爆發,清朝在朝鮮的勢力被日本逐出,主張開放、對抗日本的閔妃被殺,日本的勢力,在朝鮮空前強大,但還是受到其它力量的牽制。
此時的清朝,再也無力控制、協防朝鮮了。這就使李熙改國號,沒了最大的阻礙。1897年,大韓帝國成立,李朝,終於也跟中原王朝一樣了;李家人,終於也可以做皇帝了。但很快,大韓帝國被日本吞併,漢城被改爲京城。所以看韓國抗戰電影時,可以看到火車站的站牌上,寫的是“京城”。
1945年日本投降,京城被改爲,也就是首都的意思。英文寫法是Seoul。從這時起一直到2005年,近六十年間,這裏其實是沒有對應的中文名的。再遠一點,從1910年被日本吞併開始,漢城就已不叫漢城了。
本來,一直這樣也沒啥,韓國自稱,西方稱爲Seoul,中國喊它漢城。但李明博當市長時,決定不再模糊了,將的漢字定爲首爾,意即首善之都。很多中國人覺得還是漢城好,那也是一種情感吧。不過,你想想,人家做了千多年的中原王朝藩屬,又被日本強佔幾十年,終於獨立了,能不想突出民族特色嗎?會願意自己首都總被人往漢朝、漢族上想嗎?(本文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