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经戏称:“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第二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是打麻将。”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喜欢玩的游戏莫过于麻将。麻将流传千年,它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呢?

麻将里的文化与故事,你知多少

老舍先生曾在自传里谈到,自己23岁左右时曾沉溺于烟、酒与麻将之中,虽然打牌“回回一败涂地”,但只要有人张罗,他就坐下,常常打到深更半夜。他后来在文章中回忆说:“明知有害,还要往下干,在这时候,人好像已被那些小块块们给迷住了,冷热饥饱都不去管,把一切卫生常识全抛在一边。越打越多吃烟喝茶,越输越上火打一夜麻将,我深信,比害一场小病的损失还要大得多。”天长日久,年轻的老舍渐渐瘦弱,痰中往往带血,终于生了一场大病,昏迷不醒。治愈之后,头发全部掉光。从此他才下决心戒除麻将等种种“恶嗜好”,专心读书、教书、写作。

麻将之所以遭到世人如此的冷视甚至痛恨,是因为它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害国害民的赌博工具。 事实上,这是对麻将文化本质的一种亵渎。世界麻将组织主席于光远先生曾说过一句很中肯的话:“麻将本身的文化魅力无穷,把麻将用于赌博,乃人的问题,而非麻将之过。”

麻将里的文化与故事,你知多少

麻将牌面里的天地人

中国麻将牌千百年来是由多种棋牌活动融合与演变而形成的,然后,在清代道光至清末时期,形成了一套144张牌和每把13张的定型打法,这是正宗的完整的麻将牌。从麻将牌的组合设计来分析,一副麻将牌中的任何一张牌都有着特有的意义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意境。

据史料记载,最初麻将牌的图案选取的是《水浒传》中的108个好汉。这与一个名叫万秉迢的人相关,相传他非常推崇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就以108这个数字作为麻将牌的基数并隐喻108条好汉。如牌中九条喻为“九条龙”史进,二条喻为“双鞭”呼延灼,一饼喻为“黑旋风”李逵。而麻将之所以分为万、饼、条3类,是取其本人姓名“万秉迢”的谐音。每类从一到九各有4张牌,刚好108张。至于后来增加的风牌(东、南、西、北)和箭牌(中、发、白)则是缘于这样一个说法—108条好汉是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梁山,所以加上东、西、南、北、中五方,并各添4张牌计20张。这些好汉有富贵贫穷各阶层,所以再加上发”、“白”隐喻富有和贫穷,加上8张牌,整副牌共计136张。随后又加上各种花牌,整副牌就达到了144张。

事实上,这种说法颇具文学色彩,颇有几分牵强附会的意味。一副正宗的麻将牌是由六类42种图案组成的,其中有序数牌(含万子牌、饼子牌和条子牌)108张、风牌(即东、南、西、北)16张,箭牌(中、发、白)12张,花牌(春、夏、秋、冬、梅、兰、竹、菊)8张。

据一些文化学者的研究发现,这种组合设计不是随意捏造的,而是来源于中国古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人朴素的宇宙观。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主要以五行说为代表,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一组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和方位相配分别为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而中国古人又认为宇宙形态是天圆地方,所以“白皮”代表地,“发”代表天,“发”是在人的最顶部,所以用发代表天。“中”既代表五行中的中方土,也代表天、地、人“三才”中的人。正是“中”的确定,使东、西、南、北、中和天(发)、地(白皮)共同构成了一个真正的天圆,这个天圆不是地球的圆而是宇宙的圆。

而麻将牌中的万、饼、条3种花色,则分别反映了物质的存在形式,数字则代表了物质存在的数量。在中国古代思想中,3为基数,9为极数,所以万、饼、条分别有9张。除了5和3、9外,12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五行、五味、五脏、五色等和5有关的物质外,还有很多和12有关的,如十二生肖、12个时辰、12个月。这种思想在麻将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44是12的平方,108也是12的倍数。另外,在麻将规则中,规定每人抓13张牌,而13乘以4等于52,这正暗合了一年有52个星期的规律。

从麻将牌的牌面图案设计来考量,我们不难发现其实麻将牌中的每一张牌的图案都具有某种寓意,暗含了某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诉求。以“花牌”为例,人们通常采用梅、兰、竹、菊为图案。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被人称为“四君子”。“梅”表示高洁傲岸,“兰”代表幽雅空灵,“竹”象征虚心有节,“菊”则暗示冷艳清贞,表现了人们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也是对某种审美人格境界的向往,成为了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而“中、发、 白”3张牌就寓意着 “中正”“发达”“纯洁”之意。

再如,麻将牌中的“一条”(别称“幺鸡”),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幺鸡牌的图案造型和“鸡”与“孔雀”的外形十分近似。这种设计可能和鸡与人的关系有关。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鸡是十二生肖中惟一的家禽,足见鸡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古代人甚至把鸡称为“五德之禽”。据《韩诗外传》说:(鸡)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遇敌敢拼,是勇德;有食同享,是仁德;守夜不误时,天明即报晓,是信德。人们还借鸡的灵性和谐音(吉),赋予“鸡”诸多美好的寓意,比如金鸡报晓、闻鸡起舞、吉祥如意、良辰吉日等等。而孔雀在中国人眼中也是一种“吉祥鸟”,其体格高大,形貌端庄,举止优雅,尽显高贵与华丽,它也是吉祥、幸福、爱情的象征。单从“幺鸡”图案的设计来分析,麻将牌中的深刻寓意可见一斑,它寄托着游戏和游戏者美好的心愿。事实上,与其说这些图案是源于设计者的聪明智慧,不如说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学思想的自然流露和表达。

麻将里的文化与故事,你知多少

麻将游戏中的儒家主张

麻将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符合中国人文化品味和生活习性,是一种具有大众化特色的游戏形式。它并不是由某个人发明的,也不是某一个地方的专利,在其从起源到定型的发展轨迹中,注入了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致使这种游戏并非是一种简单消遣方式,而是有着深奥的理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文化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麻将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包含了古代的天文历法以及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等各家的哲学思想,无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哪个方面都能在其中找到影子。

在探讨麻将的发明专利该属于谁的问题上,曾经有人把功记给了中国儒学祖师孔子,但这几乎无从考证。不过孔老夫子倡行类似麻将之类的博戏,却是有案可稽,《论语·阳货》中就有“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的记载。这既反映了孔夫子的游艺主张,也暗示了作为博戏类游戏的麻将牌与儒学一定有着某种关联。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的专家通过对麻将文化的潜心研究表明,儒学倡导的“和合”“忠恕”“克己”等思想其实处处渗透在麻将游戏的过程中。

譬如“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儒学经典就贯穿在麻将游戏的始终。这里的“从心所欲”即指在打麻将时,每个入局的人,都有着自由操作的广阔空间,谁都不必按照任何一家的指令或既定的程序去出牌,他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操作程序,甚至为了控制别人和牌干脆无程序,有时为了减少损失甚至主动“出冲”;他可以兴之所致凭感觉行事,也可以做细致严密分析、察颜观色打理性牌;他可以做大牌,也可以成小和。麻将桌上,个人意志得以充分体现,不必向人请示、也无须与别人商量。

“不逾矩”是说麻将虽有各式各样的打法,但竞赛规则却是由入局者共同参与制定,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规则一经形成,玩麻将的四家都必须遵循约定俗成的规矩去操作,否则“逾矩”,便要被判罚。儒学讲求公允平等,麻将本身于此也体现得较为充分。更为独到的是,在144张组成的一副牌中,每张牌身价平等、作用相同,相互间没有大小、主从、尊卑、好坏之分,东风不能压西风、一万不比九万小。它不像扑克牌,大王永远是大王、小三只能是小三,始终存在着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的不平等关系;也不同于中国象棋,士卒只能勇往直前、充当炮灰,将帅则可深居后宫、养尊处优。在麻将游戏中,每人手中13张牌组成的团队中,或连贯组合、或三两配对,每张牌都为最后的和牌体现着同等价值和作用。至于最后促成和牌的那张牌,是平和、是单吊,还是其他,造成计番差异,也是人定的规则使然。而某张牌在操作过程中,或成呼风唤雨的角色,或为弃之不掉的东西,那也是由操局者组牌初衷而造成。是妙牌,是臭牌,都在人为的不同牌型中体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们也还常常角色调换、价值逆转。为此,法国汉学家伊丽莎白·巴比诺对麻将游戏的这个特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在《中国透视》一书里写道:“麻将文化,它的一套隐语,它的平均主义的驱动力,它令人眩晕的声音和手势,打麻将时品茶、饮酒和吸烟的气氛,这一切破除了命定的东西及人与世俗权力的关系”。

儒学倡导的是“中庸之道”,教育人们在“忠恕”的原则下,加强人性修养,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麻将的操局者是承袭?是悖逆?从其水平、心态和气势中都能反映出来。通过打麻将,人们可以窥视一个人的心胸和品行,亦即牌如其人、牌品见人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了解一个人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而在牌桌上,人们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品性。尽管牌桌上风云变幻,暗藏玄机,有的人却沉着冷静,处惊不变,胜不骄,败不馁;有的人老谋深算,胸有城府,不动声色;有的人急功近利,输赢未见分晓,自己先乱了阵脚;有的人唠唠叨叨,怨天尤人,责三怪四,两把不“和”便垂头丧气;有的人谨慎不足,骄横有余,小胜大喜,眉飞色舞,小人得志,张狂无比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无论人们怎样掩饰,在雀战中风起云涌之际,各位参战者的为人与品性立显无疑。而那些忧虑、失望、沮丧、懊悔、紧张、急切、企盼、期待、欣喜、惊喜、狂喜等等,各种各样的心态在这里暴露无遗。此时,牌桌已经成为舞台,各种各样的人们在这个舞台上展示着自己的风采。麻将的未知与多变,显示出自身的魅力,搓麻者的行为与心态则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多元,也折射出些许人生的哲理来。因此说,麻将的操局过程就是人性的暴露过程,游戏麻将即是游戏人生。只是麻将可以推倒重来,人生不会再有来世。中庸之道还包含礼让。麻将礼让不必如象棋、围棋那样明显,公然让个车马炮,或是执黑又贴目,搞得对手没面子。麻将如果让子,非你即他,必当“相公”。麻将的礼让,“礼”要礼在暗处、让要让得巧妙,所谓仁爱发于心,施恩不图报。

“和”是儒学的核心,而“和”也是一场麻将游戏最好的结局。所谓“和”,强调的是不同思想观念和利益需要之间的协调,具有协调、结合、融合、和谐、和平、和顺、和美、和气等意。俗语“和为贵”就体现了儒家文化的这种核心思想。这亦正是麻将游戏中“和牌”最好的寓意,也是游戏应有的要义。原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先生为日本麻将博物馆题写的七言绝句曰:“方城战罢笑山妻,败也陶陶胜自怡,人世古今牌一局,输赢何必论高低。”麻将游戏之境界,也许莫过于此。

麻将里的文化与故事,你知多少

麻将场就是战场

在麻将游戏中,仅有儒学作为指导思想是不能确保取胜机会的。麻将作为一种实战性很强的娱乐工具,要求游戏者一定要有兵家的思想。在游戏中,如调张,疑牌不打,隔巡如生张等都融入了兵家思想,至于在游戏中的猜牌估张等现象,无不体现了游戏者的斗智斗勇。在麻将实战中,牌势只要进入中盘阶段,各家的手牌无时不在起变化,摸打一至二巡牌后,以前的熟张在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成为生张了,以前认为是安全牌,现在很有可能成为危险牌,此时若舍出,不是被下家吃起,就是被其余的家成和,真是“隔巡如生张,旧安变新危”。所以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当一个人想打出手上的牌时总是欲放还止。

通晓麻将的都知道,麻将的舍牌要根据牌面和牌桌上的变化来制定对策及战略战术,做到看上家、防下家、盯对家。看上家,也就是应看明白上家打出什么样的花色牌,吃起、碰起什么花色的牌。因为他所吃、所碰之牌,即是他手中需要的花色;打出的牌,也是你可以吃起、碰起的花色。这样,你可判断出你自己应保留什么样的花色,才有迅速吃、碰牌的机会。如果你手中的花色,也是上家想留存、没有舍出来的,自然你就没有办法靠吃碰牌来迅速组合手中牌阵了。防下家,与看上家相反,下家正想靠你手中打出的牌来判断自己手牌中的去留。若你会出的牌,多是下家正想吃起的,那他当然就会很快地吃成一副一副的牌摊开亮出,并且叫听。故在打牌时,尽量不使下家能吃上自己舍出去的牌,就成了十分重要的思考内容。盯对家,既看上家、防下家,也必须盯住对家,这样三家人需要什么花色的牌,甚至可能需要什么牌点也在你预料之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于自己,要做什么花色的牌,成什么样的和对自己有利,必须考虑周密,这样才能一举成功。而当游戏进入终盘阶段是大家短兵相接、交锋决斗定胜负的阶段,丝毫不能疏忽大意。一般进入终盘阶段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四人中的两人或一人,依然保持着听牌的状态,窥机食和。但因牌势的发展趋平,只好强行打牌,应酬战局。其他的各家均以防御为主,最后以少失分而收场。二是四人继续互相牵制,打出安全牌。事实上,其中一人或两人,早已放弃听牌,采取少失分的作战方案。凡是牌坛高手的对阵,这种局势并不是少见的,与初学者聚桌娱乐,推倒食和大不相同。设想,牌桌上有一或两名低手,欲使战局发展到终盘阶段,似乎是不可能的。

有人说“麻场如战场”一点也没错。“四四方方一座城,东南西北四个人”,两两相对,却是各自为战,在打麻将的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互相防范。上家打了什么牌,你要清清楚楚地记着,留好手里的牌,等待机会吃、碰他的牌;而下家打了什么牌,你更要揣摩仔细,防止给他“ 吃”、“碰”的机会。总之,你的目的是让自己利益最大化,同时让别人捡不到便宜,但在某一方做极大的牌时,另三家又可暂时联合起来共同阻止其得逞。这些特点和古代联众抗衡等兵家思想不谋而合。

然而,运用上述方法并不一定保证能赢,因为在麻将中还有阴阳家的影响,这极为常见,即使你做到了不急不躁的平和心态,但就是屡战屡败,除了在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外,很有可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手气不好。所谓手气其实说的就是阴阳家的观点,这是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可是凡是玩过麻将游戏的人都无时无刻不感到它的存在,它弄得你不信也得信。

麻将文化是最真实、最广泛的大众文化,它根植于每个国民大众内心深处,它的游戏规则成为中国人百年来真正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思想杂糅,发展到如今,要看懂,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但要用“麻将”作为代表文化,恐怕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有位读过金庸小说的外国朋友,曾经问中国的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一个问题:“我究竟该用孔孟的原则来看你们,还是用老庄哲学、墨家的侠义来看你们,或者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那位学者颇为幽默又意味深长地回答道:“那些书本上的你全都不用看,你只需学会打麻将,你就看懂中国了。”

麻将:中国人的宇宙观

麻将里的文化与故事,你知多少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构成,这5类物质在天地之间形成串联。他们还认为掌管天上众星的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108位神。据文化学者的研究,麻将中的108张序数牌,就是来源于这种思想。此外,人们又根据方位滋生出东、南、西、北4张牌,据宇宙衍生“天、地、人”三界的说法,创制了代表“天、地、人”的 “中、发、白” 3张牌。东、西、南、北、中和天(发)地(白皮),共同构成了一个真正的天圆,这正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的形态。后来,人们依照一年有四季,又创制出“春、夏、秋、冬”4张牌。由于“梅兰竹菊”分别占尽春、夏、秋、冬,人们又衍生出“梅、兰、竹、菊”4张花牌。最后,人们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四季轮转交替等思想,规定了麻将的游戏规则。

输赢之间的不同哲学

象棋的棋子等级分明、步伐有别,在棋盘上拼杀时杀气毕露,以吃子和“将军”为首要目的,俨然一幅军事攻伐图。当一方的将或帅被困于九宫格时,输赢已定,征战就戛然而止。

麻将里的文化与故事,你知多少

围棋只有黑白两色,没有级别划分,没有功能规定,随着棋盘上经营空间的扩大,棋从有限空间进入无限可能,然而在攻城略地的过程中,所有局势尽收眼底,最终以地盘大小决胜负。

扑克牌的大小一目了然,小不胜大,在玩的过程中智慧与合作固然重要,然而运气的成分也不可缺少,否则一手小牌,恐怕无论如何也赢不了。

麻将却讲究和谐,你手上的牌身份平等、大小相同,所有的牌都能在不同组合中起作用,你看不到对手们的牌,也不必按既定程序出牌,赢牌的方式也千变万化,但最终是要理顺、有序,让13张牌呈现出和谐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