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的太多了”,这句已经被影视剧用烂的台词,常常被我们当作玩笑话。而当年蒋介石在处死少将赵理君的时候,也下了这样一道阴森的处死令:“他知道的事太多了,看样子非杀不可了。”


赵理君,江湖人称“追命太岁”,军统四大金刚之一,死于“聪明反被聪明误”。

1905年,赵理君出生于四川。1924年,赵理君从中学毕业,本来是在老家做一名小学老师。1927年,赵理君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之后无奈回到家中继续教书。赵理君不甘于这样教书一生,他报考了黄埔军校,是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1932年,他从洪公祠特训班毕业之后,一直在上海执行任务。1933年,赵理君在复兴社特工处担任调查组长。

赵理君的杀手生涯劣迹斑斑,他先后杀害杨杏佛、史量才、唐绍仪等爱国人士,论文论武,他的确是军统之中的佼佼者,不过此人情商堪忧,为了名利权势,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事情要从1941年寒冬开始说起。

这日清晨,商丘郊外一个哨卡处出现了一队商人,他们身后的护卫赶着一头毛驴,毛驴身上有一只布袋子。哨卡的保安队员觉得这队人十分奇怪,便将他们拦下,原来他们是赵理君的人,那布袋子里面装的就是毒品。该管区的负责人、CC系官员韦孝儒对走私毒品深恶痛绝,这些保卫人员不愿接受贿赂,要将这队人马全部逮捕,这队人的头目曹银屏逃了出来,赶紧将这件事告诉了他的顶头上司赵理君。

赵理君原本也没当回事,给韦孝儒写了一份信,希望他能手下留情,将他的人和货一起放了。韦孝儒还偏生是个倔脾气,加上CC系向来和军统暗地里较劲,他对军统这帮人早就深恶痛绝。赵理君这般目无法纪,走私犯还得意洋洋挑衅:“就算省主席来了我们都不怕,我们上头是赵老板。”韦孝儒不由得怒火中烧,直接下令将那些走私犯全部枪毙。

这件事传到了赵理君那里,赵理君立刻暴跳如雷。在他眼里,韦孝儒不过是一个地方官,没想到竟然如此大胆,根本不给他任何颜面。赵理君认为韦孝儒是在向他挑衅,在曹银屏的挑拨之下,他想要找个机会直接将韦孝儒给杀了。

这一夜,韦孝儒半梦半醒间听见有人在敲门,他迷迷糊糊去开门,结果几个蒙面大汉直接闯了进来,他们将韦孝儒和他的副官全部抓了起来,用卡车将他们送到了郊外荒弃的军用机场,将几人打晕之后,他们将这些人全部扔进了枯井之中活埋了。

韦孝儒的失踪让全国震动,国外的媒体也在报道这件事情,当时抗战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这桩离奇的绑架案非常容易动摇人心。蒋介石为了稳定军心,亲自督促办理此案,他将戴笠喊到了面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将绑架犯尽快抓到。

几天后,有人在废弃的军用机场上找到了韦孝儒等四人的尸体,韦家在河南颇有名望,韦孝儒又是抗日名将,一时间,河南省党部和教育界的人士坐不住了,上街游行要求严惩凶手。

戴笠到达现场调查,整整十天都没有线索。戴笠听闻赵理君和军统河南站长韦孝儒有过矛盾,渐渐对他产生了怀疑。戴笠这边还没来得及开展对赵理君的调查,赵理君的手下已经招供了。


赵理君手下何晓锄和万望强两个色鬼一日在饭店喝酒,见端菜的姑娘漂亮,出言调戏。后来老板娘上来劝架,这两人竟然连老板娘一同侮辱了。两名女子一直在挣扎,万望强破口大骂:“老子连韦孝儒都敢埋!”后来两人被告发逮捕,赵理君感觉风声不对想要逃跑,却已经被盯上,很快捉拿归案。

戴笠知道赵理君这次是激起了民愤,杀了自己人,CC系也饶不了他。而赵理君毕竟是戴笠心腹,他赶紧飞回重庆,找蒋介石说情,蒋介石先将戴笠大骂一顿,痛斥赵理君“不识好歹”。对蒋介石十分了解的戴笠知道,只要蒋介石在骂人,说明赵理君还有救。果然,戴笠被骂了一顿回家,蒋介石果然没有下令处死赵理君。

蒋介石没有下最后一道指令,河南地方官员自然不会动赵理君,在戴笠的周璇之下,赵理君在监狱里过得还不错,有酒有肉,好不自在。一天,赵理君喝多了酒,找牢头要了纸和笔,马上给老蒋写了一封感谢信。

委员长钧鉴:小人赵理君,因性情鲁莽,无视国法,犯下滔天大罪。现收审狱中,终日思过,以泪洗面。小人知道,就是千刀万剐,也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回忆当年跟随校长革命,东征西讨,剪除民党,除史量才,杀杨杏佛,跟踪孙夫人,斧劈唐绍仪……小人至死忠于校长,从无二心。眼下倭寇入侵,大敌当前,恳望委员长念及旧情,让小人戴罪立功,重返沙场,小人当万死不辞。

赵理君这情商也是感人了,这些本应该烂在心里永远都不要说出来的旧事,他竟然一一数落出来向蒋介石邀功。这些信送到蒋介石手上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不知有多少人知道蒋介石是这些无头案的背后推手了。

戴笠为什么会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他大大小小任何情报都不放心用纸笔传达,宁愿东奔西走,亲自在蒋介石面前说。赵理君犯了蒋介石的大忌,赵理君敢将这些事放在明面上说,蒋介石怎么能留他。无论赵理君是出于怎样的感情写这封信,蒋介石只感觉到了深深的威胁。


老蒋把戴笠喊到面前,说:“赵理君这样子,是非杀不可了。”戴笠看了信,万没有想到赵理君竟然蠢成这样,这下子,真的是回天乏术了。

不久之后,赵理君和曹银屏在河南被执行死刑,赵理君被枪毙之时不过四十岁。这专横跋扈的军统杀手,终于还是将自己折腾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