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血糖控制不仅能帮助机体抵抗口腔内的细菌或真菌感染,还有助于缓解由糖尿病引起的口干症状。正如有感染、严重牙龈疾病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一样,这使得糖尿病更加难以控制,因为它让人更加容易受到感染,抵抗细菌侵入牙龈的可能性更低。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所谓“全身性”,就是说各个器官都可能受到牵连,口腔也不例外。当血糖升高时,人唾液中的糖分也会随之增加,因此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的滋生。此外,糖尿病患者身体内免疫状态不正常,即机体抵抗力下降,也为感染“开了绿灯”。

最近,患糖尿病15年的李奶奶常常因为舌头牙龈肿痛而造成饮食困难,实在忍不住才去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后发现,李奶奶口腔感染严重,有大面积创伤!随后,医生告诉李奶奶,这是糖尿病引起的口腔病变,需要进一步到口腔科进行治疗。

听到这里,李奶奶非常生气地说道:我就是上火了啊,怎么还成了并发症这么严重,你们怎么还跟糖尿病扯上关系了呢?!

小编要提醒大家,糖尿病出现这几种情况,是口腔中有并发症了,要注意防治!

据相关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伴发口腔疾病的总发病率为83.37%,比正常人高出2-3倍。但事实上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知道糖尿病也会增加口腔疾病。

其实糖尿病和口腔就像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会互相影响。糖尿病可以诱发和加重口腔疾病,口腔病变又能使糖尿病病情恶化,血糖难以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们如果出现这些特征可一定不要忽视哦!

糖尿病易发的七大口腔疾病

1、口干舌燥

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唾液分泌减少,经常出现口干舌燥、口渴的感觉。而造成其口干的原因有小血管病变、支配大唾液腺的神经病变或药物、血糖较高引起。

2、蛀牙

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状态使得唾液中含糖量较高、唾液量少,牙齿的自洁能力相对减弱,致使其蛀牙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

此外,这种环境非常有助于致龋菌的生长,导致蛀牙。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引起牙髓炎或牙根肩周炎,增加治疗的难度。

3、味觉异常

血糖控制不住的糖尿病更容易出现味觉异常,即以前感觉口味不错的东西尝起来有些怪异,或与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有关。高血糖纠正以后,味觉迟钝或味觉改变会有所改善。

4、口腔感染

口腔感染是一种口腔并发症、最多发一种被称为鹅口疮。主要症状为口干、口腔烧灼痛以及味觉减退等。许多研究显示,血糖不易控制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念珠菌病。糖尿病患者若出现鹅口疮或任何其他口腔感染,一定要先去口腔医院进行检查。

5、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扁平苔藓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粘膜上出现白色线状、树枝状、环状或网状条纹。且随着病情加重,出现红斑和糜烂。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此外,平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避免病毒和细菌感染,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保证良好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

6、口腔伤口难以愈合

很多糖尿病患者口腔中的单纯疱疹或伤口都很难痊愈,这是糖尿病对口腔健康的另一大影响。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伤口难以快速彻底愈合。

7、牙周病

据调查显示,近22%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受到牙周病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牙龈问题。

正如有感染、严重牙龈疾病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一样,这使得糖尿病更加难以控制,因为它让人更加容易受到感染,抵抗细菌侵入牙龈的可能性更低。而牙周病会损毁牙龈、所支撑牙齿的组织,甚至包括牙槽骨。

因此,我们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保护牙龈健康。现在,小编就给大家提供一些保护牙齿的小窍门:

1、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研究表明,治疗牙龈疾病有助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减缓疾病进展。

2、控制血糖

良好的血糖控制不仅能帮助机体抵抗口腔内的细菌或真菌感染,还有助于缓解由糖尿病引起的口干症状。

3、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确保每天早晚使用牙刷刷牙两次,饭后及时漱口,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更换牙刷,使用牙线彻底清洁牙缝中的食物残留,时刻保持口腔清洁。

4、避免吸烟

吸烟可导致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发病率升高,加重牙周病引起的牙周组织破坏,引起掉牙。

5、拔牙需谨慎

糖尿病人由于血糖高,拔牙后很容易出现出血不止、感染加剧的情况,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因此,糖尿病人在拔牙时一定要慎重,最好不要轻易拔牙。

6、定期洗牙

每6个月或每4个月做一次专业的洗牙。如果平常不太注意口腔卫生,请适当增加专业洁牙的次数。出告知牙医你患有糖尿病外,还应告知服用的降糖药或使用的胰岛素,有助于牙医诊断和治疗。

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我们只有爱护好自己的牙齿,才能品尝更多的美食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