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8月13日讯 (记者 耿子叶)走进石家营村,迎宾石上镌刻着“你为咱村献智慧,我为咱村出劳力,人人团结和谐美,携手共建咱新村。”村歌《和谐石家营》歌词映入眼帘,“家”的氛围可见一斑。

石家营村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等上百项荣誉。以“家”字为原型,石家营村打造“家”文化乡情村史陈列室,每个章节的文字和图片展示都在“家”字的一笔一画上延伸而来。

一个“家”字三层含义,一是取自石家营的“家”,二是代表“家史”,三是每个人的归宿是“家”。“年长者是我们的父母,同龄人是我们的兄妹,年幼者是我们的孩子。”石营村村支书胡国卿解释说。围绕“家”字,石家营村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入手,让村民不仅行为上楼,精神也上楼。

“三大机遇”改善石家营村民住房条件,村庄整体有了质的飞跃。石家营村成功抓住2000年村级工业大院政策、2006年北京市新农村试点机遇和2012年北京市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机制,三大机遇,在政策资金供给和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土地变性、道路硬化、庭院绿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天然气入户、煤改清洁能源和新民居改造等工程。新民居改造工程历时三年之久,凡是有意愿的村民都住上了“五室两厅两卫一餐一厨”205平米抗震节能保温住宅,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大大提高。如今,石家营已然成为一个花园式高档别墅住宅区。

为了促进村民关系和谐,石家营村设立“婆媳澡堂”机制,为年轻人搭建孝老爱亲的平台。200平米澡堂,面向全体村民免费开放,前提是年轻人必须陪着老人一起来洗澡,儿媳妇陪婆婆、儿子陪着父亲、孙子陪着爷爷、孙女陪着奶奶、家里没有老人的可以陪着邻居一起来。通过洗澡拉近婆媳之间、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婆婆跟儿媳妇一般都会有一点小摩擦,通过洗澡儿媳妇给婆婆搓搓背,摩擦就过去了。”村民胡立民说。

石家营村设立多种机制,建设文明和谐村庄:设立老年人精神文明奖和操心费,打造新时代和谐村庄;成立老年志愿者四服务队,让老人‘巡’出健康身体,度过愉悦晚年;实行垃圾分类定点回收机制,打造整洁村庄环境;倡导戒烟行动,成为全国第一个提出戒烟的村庄;围绕“一个贡献、两个目标”,实现7年烟花爆竹零燃放。

每一项机制,致力于村庄更加文明,百姓切实受益。“我快70岁了,见证了石家营的巨大变化。今年孙子考上高中,我过两天还能找村里领2000块钱奖励补助呢。”胡立民笑得合不拢嘴。

作者:耿子叶QE00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