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多数女性认为这个词的发明是对女性的歧视。起初,刘半农因为这个词被普通女性“虐待”了三年。

欢迎小朋友们查看大橙橙聊生活的早晨分享,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
几天前,一个关于汉字的有趣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上海一位姓叶的律师觉得有些汉字不尊重女性,需要修改。他甚至引用了16个汉字,如“娱乐、玩耍、嫖娼、贪婪、嫉妒、嫉妒……”支持他的观点。不想,他似乎是义正言辞却在开玩笑。这是为什么?原来,叶律师犯了“看文本,创造意义”的错误。因为他引用的所有词语都是形声字、音义字,“女性”只存在于音声旁边,但他认为是语义,这就误读了它的意义。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不同于叶律师。他没有误读汉字的意思,而是创造了一个至今仍在使用的汉字。然而,说起这个词的制作经验也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的。你为什么这么说?请仔细听小编辑的话。
刘半农189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和他的两个弟弟被称为“江阴刘三杰”。他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智商。他6岁就精通诗词歌赋,16岁入常州官立中学,20岁就能教书育人。后来,他成为了非常热爱写作的《新青年》的编辑。由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影响,他投身于“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浪潮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非常钦佩他,并破例聘请他为北京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然而,由于他太年轻,他被胡适等人排斥。1925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回到家乡,在北京大学担任中文教授。1925年,他凭借《汉语字声实验录》一书获得法国康士坦丁冯纳语言学特别奖,这使他在学术界声名鹊起,并坚定了他推动“拼音基础”革命的决心。1925年,在刘半农的主持下,成立了“几个人民协会”。经过22场激烈的讨论,《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被拟定。
除了汉字拼音,刘半农还提出了简化汉字的新观点。结果,刘半农开始写简体字的书,如《大学辞典》和《中国大字典》,但都因为资金不足而放弃了。1933年,他终于完成了《标准国音中小字典》的编纂,收录了9000多字,其中还收录了“她”一词。令人惊讶的是,“她”这个词是刘半农发明的。起初,刘半农因为这个词被普通女性“虐待”了三年!大多数女性认为这个词的发明是对女性的歧视。他们问刘半农为什么不让他改另一个词,而是让她改另一个词。
事实上,这不是刘先生的本意,而是公众的担心有问题。改变这个词是歧视女性吗?相反,这正是尊重女性的方式。在旧社会以前,只有男人,没有女人。女人总是被认为是男人的“附属品”,她们甚至没有一个词!刘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自然,他非常清楚,几年来妇女一直受到歧视和压迫。他怎么能歧视女性?但是现在,为了标榜女性的独立,他创造了女性,却指责她歧视女性,这是不是很可笑?
尽管刘在塑造自己的人物后受到舆论的炮轰,但她也受到一些理性的中国人的赞扬。周作人在1918年8月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写了一篇文章,提到刘半农的建议:“中国的第三人称代词没有性别之分,很难让人感到不便。班农一起创造了“她”和“他”刘和玉还发表了一份文件,称她的文字发明是这一时期中国人“发明的最引人入胜的新词语之一”。就连伟大的文学巨匠鲁迅也对这一发明赞不绝口,认为她的话与军人、诗人和语言学家的三重身份联系在一起,可谓千钧一发。
虽然刘被骂了三年,许多人替他辩护说他不配,但觉得新事物的产生和普及总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能是曲折的,但结果是好的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