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鱼

头条号·贝鱼说

全文脉络

1.编写本文的缘由;

2.考试时,卷子发下来我们会怎么做?

3.审阅试卷的方法如何和阅读方法挂上钩的?

阅读预告:全文约1400字,需花费您7分钟左右时间

[阅读·01] 为何你认真审阅试卷的样子像极了阅读?

01 编写本文的缘由

曾经在阅读一本爱不释手的读物的时候,我总会陷入疑惑,并非全是作者所呈现的知识太深奥,而是在为其做笔记的时候犯难了。我们都知道遇到一本好书,总喜欢写点什么,我们姑且称这种写作内容叫做读书笔记。一本好的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呈现作者的巧妙构思,还会折射出作者的独到见解。那么我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犯难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一本书中有章节内容,章节内容之下还有不计其数的段落,当你迷恋于局部段落的细节而忽略了行文线索时,会发现阅读速度变得很慢,久而久之也对读完整本书产生了厌倦的情绪;而当你只注重阅读速度,而忽略细节的时候,真正能增进你理解力的东西却很少,完全在为了获得资讯而阅读,最终对于自己的阅读方法和能力的提升却无一点裨益。

直到我遇到了两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才找到了正确的解决办法,以下详述。

[阅读·01] 为何你认真审阅试卷的样子像极了阅读?

02 考试时,卷子发下来我们会怎么做?

我们都经历过考试,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们会有这样几种对待方式,其中最具对比性的方式是这样的两种:

[阅读·01] 为何你认真审阅试卷的样子像极了阅读?

第一种:发下试卷后,从头开始一股脑地开始做到尾,最后却发现时间可能会不够(学霸级别的读者请绕路)。

第二种:发下试卷之后,先通览一下试卷,脑子里会统计一下题型,知识点,并作出做题先后顺序的决策,因此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考试翻车的可能性很小。

当然我们会提倡第二种方法,当在做阅读的时候,遇到一本你想做笔记的书时,第二种方式也是很值得借鉴的。然而第一种方式我们也经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正如不熟悉规则而盲目行动最终收获甚微一样,类似于第一种方式的做题习惯在阅读中也是时有发生的,影响阅读体验不说,最终还会对一本书说拜拜,只能在资产上对这本书拥有所有权,却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自己的书。

[阅读·01] 为何你认真审阅试卷的样子像极了阅读?

03 审阅试卷的方法如何和阅读方法挂上钩的?

仔细对比做试卷的两种方式和我在01部分遇到的阅读困惑,可以发现当我拘泥于阅读细节而忽略全文的框架、脉络的时候,像极了第一种方式;而仔细思考一下考试时对待试卷的第二种方式,却可能会发现无限大的奥秘。

首先并非每一本读物都需要做阅读笔记,而你计划做阅读笔记的书想必也是一本好书,而一本好书是需要我们经常翻阅的,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会伴随我们一生。但我们还希望每一次阅读体验都会比上一次好上许多,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抛弃一口气吃透全书的打算,同时借鉴第二种考试时的方法,不难发现,正确的阅读方式其实可以这样开启:

[阅读·01] 为何你认真审阅试卷的样子像极了阅读?

面对一本好书,首先我们需要给全本做一下框架结构,这些可以理解作者的行文构思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而作框架结构的前提需要您通读全书,识别全书的主要部分,此时不必过多的拘泥于细节,但需要你发现一些需要以后做笔记的细节。而在对全书的主要部分做笔记的时候,不应局限于作者的知识层面,而应加入自己的更多思考,判定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从而做一个具有批判性的读者。

当然,对于一个成熟的读者,总是可以在一次性阅读的过程中,很好地完成这些工作,从而能够在更短的时间中把握住整本书的主题以及作者的主要观点,然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单单从通读-做笔记这样的方式来阅读是全然不够的,而且在读一本晦涩难懂的读物时(比如外文文献),我们最好还是对读物进行一下分类,每一种类别的读物有独特的证明问题的方式和写作技巧,当我们懂得了这些之后,阅读速度和效果自然会提高很多。

[阅读·01] 为何你认真审阅试卷的样子像极了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