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蚊拍,可谓夏日灭蚊神物

但家住杭州的沈大伯却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拍了一只蚊子

却把自己也差点拍没命

(网络图片)

大伯拿电蚊拍打蚊子

突然一声巨响,火焰扑来

两个月前,沈大伯晚餐后散步回家,家中几只蚊子“嗡嗡嗡”叫得人心烦。他随手拿起电蚊拍,一个白鹤亮翅,精准狠,拍到一只,同时发出清脆的一声“啪”,却随之而来发生一声巨响,伴随着一股巨大火焰扑面而来

沈大伯正面迎火,当即感到火辣辣的疼。

(网络图片)

“沈大伯送来的时候,全身80%深二度烧伤,气管切开,足足在病床上治了两个月。后面还要进行抗疤治疗,植皮手术,恢复的路还很长。”浙医二院烧伤科主任韩春茂对于沈大伯的病情记忆犹新。

家中煤气罐泄露

电火花引起爆燃

拍蚊子,怎么会拍到深二度烧伤。原来,沈大伯家的煤气罐泄漏,这还是刚换的满满一瓶煤气。电蚊拍灭蚊时刹那间的电火花引起了屋内煤气爆燃

随着天气炎热,浙医二院烧伤科又进入了收治“旺季”。在诸多烧伤病人中,煤气烧伤显得尤为常见。沈大伯的遭遇,在韩春茂主任看来,很有代表性。“仅从5月到7月,我们就收治了20多例因为煤气烧伤的病例。”韩春茂主任说。

韩春茂主任的研究生金荣华,在烧伤科学习的过程中,见过N起因为煤气烧伤的案例,于是在导师指导下,对浙江省内的煤气烧伤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让人后怕。

煤气烧伤病人近年上升明显

近半是中度烧伤

论文中对浙江省内五家医院的烧伤专科2011年至2015年因液化石油气烧伤住院的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五家医院烧伤科共收治的煤气烧伤占所有烧伤患者的9.12%。

也许你会说,才9.12%,也不算很高。但调查显示,2011~2012年,占比波动在5%左右,到了2015年煤气烧伤发生率激增至15.99%,逐年上升趋势明显。就是说10个烧伤住院病人的就有1.6个是煤气烧伤。

(网络图片)

而且据调查,煤气烧伤的住院患者有48.83%为中度烧伤。一旦因为煤气烧伤住院,有一半的几率是中度烧伤,三分之一是轻伤,三分之一是重伤。

哪些人容易发生煤气烧伤?

调查发现,工人和农民是煤气烧伤的主要受难群体。

目前使用罐装煤气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中村里的农民房或是群租房,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

受伤人群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并且以最具生产力的青壮年为主,其中41~50岁占比24.49%。在浙医二院烧伤科五年中的煤气烧伤患者,63.59%无医保。

煤气烧伤发生多吗?

为何会发生煤气烧伤?

调查发现,事故95.1%的原因是气体泄漏。此外,患者中的绝大多数使用的罐装液化气而非管道气体。

气将煤气送至燃气灶燃烧的过程中需经过3个装置(液化气罐、连接管、燃气灶)和2个连接处(液化气罐-连接管、连接管-燃气灶)。这5个部分任何一处失效或气体泄漏,都会引起严重的事故。

(网络图片)

根据我国政府的规定,连接管需每2年更换一次,燃气灶及液化气罐需每8年更换一次,液化气罐阀门需每3年更换一次。对比这样的频率,你们家做到了吗?

特别到了夏天,温度升高,使液化石油气不稳定,容易变成气体,如果遇上开关没拧紧或者管路接口等泄漏,液化石油气便容易逸出

浙医二院还收治过这样的案例:煤气灶打不着火而用打火机助燃的,虽然这样的安全知识大家都懂,但总有人因此出事。

掌握煤气安全使用须知

1.在购买新的煤气罐时,一定要检查好罐的减压阀等连接处是否连接牢固,是否有漏气,若有,坚决更换;

2.煤气罐忌撞击,煤气罐之间、与地面等都不能有大的碰撞,也不能将煤气罐倒过来。快用完时,也不能用摇晃来延长使用时间;

3.煤气罐忌高温,不要与炉子、暖气片等东西靠得太近;

4.存放煤气罐的地方保持良好通风,以免煤气泄漏时环境密闭造成煤气中毒;

5.家里使用罐装煤气的,回家时切记第一件事就是闻有无异味,如有异味,一定要先打开门窗通风,同时避免明火产生,如开灯、按门铃、打电话、使用电蚊拍、抽烟等等,如果发现异味较重,建议不要入内,马上拨打119,并想办法通知并疏散周围的群众;

6.煤气罐不要私自拆卸,若有零件需更换,请专业人士进行更换,并定期检修。

煤气安全不是小事

平时千万要注意

同意的点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