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上港的球迷群体中,有一些特殊的球迷,他们曾经是上港大家庭的一员,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有的选择前往其他球队,有的选择征战其他赛场,有的则选择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孙亚舒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经是根宝基地的93届学员,曾经随队拿到过全运会冠军,曾经与贺惯搭档,并与傅欢、张卫竞争——现如今,正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念大四的他,选择征战五人制足球的赛场,并数次入选五人制足球国家队。关于年少时那些成长的岁月,关于那些曾并肩作战的伙伴,关于上港和现在的自己,孙亚舒的心里有很多的故事。

【球迷谱之孙亚舒③】转战五人制踢进国家队,忘不了的是往昔那份上港情怀

孙亚舒投入五人制赛场

投身五人制赛场 足球人生新开始

2013年全运会结束后,孙亚舒和当时的队友基本上都进入了上港的一队和预备队。在经过一年多的等待与坚持后,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那时候想,要是在队里踢不上主力,就只能在预备队踢,我感觉意义不是很大。当时还想着去外地试训,但也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新环境放弃了。最终我来到了徐房队,他们也帮我介绍到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就这样一边踢球,一边上学了。”

谈到当时的选择,孙亚舒仍露出些许遗憾,“遗憾肯定会有,当时我们从全运会出来,已经踢上职业了,一下子要从这条道路上退出,肯定有遗憾,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球迷谱之孙亚舒③】转战五人制踢进国家队,忘不了的是往昔那份上港情怀

从十一人制转战五人制的道路并不轻松,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也让孙亚舒记忆犹新。“一开始踢五人制是有点不适应的,一个是小球,一个是大球,肯定不一样。但后来踢了一年多,慢慢也就熟悉五人制的节奏了,毕竟大家都是踢过职业比赛的嘛。第二年就好多了,一直踢到现在,等于是有肌肉记忆了,身体记住这个节奏了,就好踢多了。”

转战五人制赛场后,孙亚舒也踢出了不错的表现,除了在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中多次拿到冠军,他还多次入选了五人制国家队。为国出战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孙亚舒也很自豪能够穿上国家队的战袍,“肯定是有很强的荣誉感,特别是参加在中国举办的比赛。跟国外的高水平球队踢,都是非常不错的机会。”

【球迷谱之孙亚舒③】转战五人制踢进国家队,忘不了的是往昔那份上港情怀

中国足球一直渴望实现世界杯的梦想,当被问及是五人制先进世界杯、还是十一人制先进世界杯时,孙亚舒苦笑了一下,表示“感觉都蛮远的”。“五人制的比赛,我们跟国外踢,还需要身体素质上的提高。国外的球员的腿部力量、身体素质都比我们强,他蹬的那一步我们还没跟上,紧接着他就已经射门了。他们的技战术倒没有布置很多,更多靠的是个人能力,基本上十次射门能有一半都射在门框范围里,力量还特别大。”

至于十一人制,孙亚舒认为,只有一个武磊并不能改变现状。“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我感觉距离打进世界杯还蛮早的,毕竟不是靠一个人踢球。可能现在武磊出去了,大家会觉得确实会有点帮助,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还是太小。”

【球迷谱之孙亚舒③】转战五人制踢进国家队,忘不了的是往昔那份上港情怀

因为个人经历,孙亚舒对上港也有着特殊的感情,如今他也会像普通的球迷一样,时刻关注着上港的发挥和成绩,“就比较关注上港,因为自己也是上港出来的,对上港肯定有归属感。”孙亚舒说,由于平时有五超联赛的比赛任务,他一般都是在电视机前看直播,前往上海体育场现场观战的次数并不多,“有很多队友在队里踢,有他们比赛的时候肯定要看的。赛后也会跟几个关系好的发发消息,吹吹牛。”离开上港的他依然支持着这支球队,“我感觉上港的外援不错,比以前的找得好。虽然这次武磊走了对他们也有影响,但我感觉上港这样踢还是可以的。”

原文刊登于4月29日出版的《东方体育日报》A7版

【球迷谱之孙亚舒③】转战五人制踢进国家队,忘不了的是往昔那份上港情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