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的好演员,应该如何评判?

看他的名气,看他的吸金能力,看他演的角色,还是看他如何做人做事?

对于这些疑问,接下来要说的她,或许能告诉你所有答案。

在大多数影片中,她不仅演的是配角,而且尽是小角色。

演小角色,她也高高兴兴,认认真真表演得一丝不苟。

有时候,她演的小角色连一句台词也没有,“演员表”里也没有她的名字。

基本就是跑龙套的“群众”演员,她一点儿也不在乎这个,

只要有她的镜头,就认真准备,力求把小角色演好。

因为,她痴迷艺术,只要有戏演,就特别高兴。

她就是黄素影!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但她一生的经历却是值得后辈学习的“大人物”。

1919年黄素影生于一个小资产家庭。1937年18岁的她参加了夏衍组织的上海戏剧界救亡演出队,从此走上演艺道路。

从影70年间,她出演了许多著名电影和电视剧,1950年出演第一部电影《吕梁英雄传》,之后像《洪湖赤卫队》、《红楼梦》、《小兵张嘎》(老版和新版都有参演)、《卧虎藏龙》等。

和同时代的影人相比,黄素影也不是那种闪亮的明星,很多时候,她作为绿叶一样的存在。

即使是这样,喜欢演戏的她,其实在1984年就办理了离休手续,但她为了这个自己热爱一生的工作,仍然坚持每年拍四五部戏。

这样一个直到2015年,97岁高龄仍在演戏的老戏骨,是真的了不起。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一个艺术家,肯定有一个了不起的经纪人,片酬也肯定不低吧。

但现实与理想总是残酷的,因为她不但没有经纪人,也不会和剧组去谈酬劳。总是别人给多少是多少。

黄素影自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我确实没有那些大腕挣得多,而且我这个人挺好面子的,本来说给我1万元,人家有困难了,我就想帮人家,给我5000元就可以了。

如果再没有,给我2000元也行。有些电影学院的学生拍毕业作品,来找我,我想这些孩子是搞咱们这一行的,怎么我也得扶他们上马吧,给我钱我不要,他们心里过意不去。所以,给我多少我就拿多少。

不计片酬,甚至零片酬出演,家里是有矿吧?

其实就跟上面所说,理想跟现实总存在差异。黄素影老师的家境算不上多好,全家除了她都是普通人。

而且令人心酸的是,大儿子孙钢从小就患有癫痫病,医生早就预言他只能活到20岁,虽然最后大儿子度过了20岁的生日,但在1997年,大儿子孙钢还是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黄素影老师,那年78岁。

坏事接踵而至,之后黄素影老师的丈夫孙普,因为年龄的因素导致了腿部骨折,长期在床上瘫痪不起。除了演戏之外,高龄的她还有个患病的丈夫需要照顾。

即使生活给了她太多的不堪,可她在人前从不表露。

84岁那年,黄素影拿到了华表奖的最佳女演员奖。

让她成为中国最高龄影后的电影,是那部催人泪下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演了近70年的小角色,从来也没想过得奖,所以黄素影笑呵呵地领了奖。

然后笑呵呵地说,自己不是“影后”,而该是“太后”了。这种玩笑道出了她多年的辛酸。

而总是微笑的黄素影并不会大肆宣扬,自己80多岁演一个电影里颤巍巍的得病老母亲需要多大的毅力,客服多少困难。

感觉她就像是舞台上的一个道具,即使再怎么不被人认识,但一站在舞台上,便要微笑。

如今有人演戏为了出名,有人演戏为了赚钱。

而黄素影呢,拍了一辈子的戏,却好像两样都不为。

在她这里,喜爱是纯粹的,是不含杂质的,也是不需要去计较回报和得失的。

这样难得的演员,却于2017年11月21日,驾鹤西去,享年99岁。

时代在变,那些把演戏当生命的老人们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但他们即使走的时候,也能证明一个道理。

演戏是一辈子的事,有时候无关名利。

再次悼念受人敬重的老艺术家,优秀的好演员黄素影老师,祝您在天堂依然笑得慈祥,也敬重您一生为演艺事业的付出,有您这样的好演员,是咱们中国演艺圈的一大幸事,走好!

(图片声明: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