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明清两朝帝王的皇家宫殿,紫禁城可谓算得上是中国园林建筑的巅峰表现了。时至今日,当我们漫步在紫禁城的各个角落,感叹着先人的伟大成就时,心中不禁会有一个难以出口的问题,那就是紫禁城有9999间房子,为什么却找不到一个厕所呢?这是设计者的疏漏还是故意为之呢?


既然紫禁城既然是权力的象征,皇帝们肯定也是不缺钱的,之所以不在紫禁城内修厕所,主要还是因为粪便的味儿不好闻,并且宫里天天人来人往,再加上有的时候还可能有外国使者来访,一进宫,如果远远的就被人闻到了粪便的味道,那皇帝该多没面子。那么问题来了,紫禁城里没有厕所的话,皇帝有三急可怎么办呢?


实际上,在清代皇宫里,紫禁城的皇帝和王公大臣们主要是使用便器,包括便盆、恭桶等,那时,皇帝、后妃们使用的便器叫做 “官房”,有专门的太监保管,需要时则传“官房”,平时不放在寝宫中,其余下等人的便器都叫做“便盆”。


而皇帝、妃嫔们使用的“官房”,也是十分讲究的,比如慈禧太后的“官房”就是用檀香木雕刻而成,并且图案非常与众不同,“官房”的外壁是雕刻的栩栩如生的一条大壁虎,其四爪落地恰成为“官房”的四只脚,肚子鼓成大葫芦状,成为装秽物的容器。便凳有靠背,包有软衬,犹如现在没扶手的沙发一般,坐在上面,其舒适度绝对不会比现在的马桶差,只不过就是不能冲水而已。

而在皇宫之中,有马桶就有专门料理后事的下人,他们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内务府管辖的辛者库。辛者库主要是负责干杂活儿的,打扫卫生、缝补衣服、砍柴、放羊牧马等等等,反正就是负责各种脏活累活。但实际上,他们的低贱身份只是对于紫禁城的主子们而言的,在社会上,他们的地位却大大的高于普通的家奴,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立户籍,可科举为官,可与良人通婚,甚至还有权拥有私人产业和奴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