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晓松本人说:。七年来,晓松用他的「说」,给我们带来多少知识,多少欢乐。

在新浪微博,高晓松有4千多万粉丝。

再加上不刷新浪微博但每天言必“高晓松说”的听众朋友、从校园民谣追到老狼叶蓓筠子……直至现在的音乐老粉、一小撮的电影散粉……以及像我这样的更大多数,算不上铁粉但内心随时会好感倾斜的吃瓜群众。

——晓松的魅力,目测已经侵入大半中国青年的骨髓心脉。管你文艺不文艺的,无论是天文地理文艺八卦,有几个不曾从他那里吸取过知识的营养?

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晓松就是响当当的“流量”明星。

而这股“流量”,是更有养分、更有启发的正能量。

二分之一:遍历所爱,「说」尽人间

高晓松|人生半百,有些随风,有些长留心中

早些年的晓松,就像一个“杂工”,多样角色,得失参半。

做音乐,一不小心成了中国内地校园民谣的代表人;做老板,和宋柯合伙搞麦田音乐,签过老狼朴树李宇春等诸多当红艺人,也不乏在选秀节目中挖掘和扶持过许多新人苗子。

后来转做电影,从没有多少人看过的《那时花开》到定位商业片儿的《大武生》,虽然票房惨淡口碑扑街,总算也过了一把导演瘾。

高晓松|人生半百,有些随风,有些长留心中

因为博学,有人说晓松是文艺圈里当之无愧的杂家第一人。

也是因为博学,有人说晓松啥都能做,但做啥都不够出色。

以旁观姿态看,似乎是这样的。他喜欢的东西太多,专研的知识太多,抱有的热情太多;态度上,不爱坚持没有定力也好,遗世独立随性恣意也好;总之,早些年,总感觉他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的有点找不到北。

2012年,一个意外,晓松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据他本人说,做这件事的起因只是一个朋友心血来潮的提议。开玩笑的说法:这个朋友天天听他天南地北的各种叨叨,“嫌烦”,“需要排解和分流”,就试着把他的一段唠嗑片段录了下来,发到网上和更多人分享。

结果这段视频火了!并且一火不可收拾!

中国网络平台最红的个人脱口秀——《晓说》就此诞生。

高晓松|人生半百,有些随风,有些长留心中

2012年3月优酷开播第一期,上线24小时,当日播放量就突破了100万;迄今为止,各个平台的总播放量超过30亿。

这7年里,各家平台争相与晓松合作。

爱奇艺《晓松奇谈》,东方卫视《晓松说》,蜻蜓FM《晓年鉴》……介于晓松在文艺文化领域的良好口碑和极大的号召力,搜狐、阿里等商业机构更是先后拉其加盟。

马不停蹄的7年,晓松的事业一片红。

于是在他的个人履历上,继音乐人、词曲创作人、制作人、导演之后,名副其实又多加一个身份——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这个身份,似乎超越了之前所有的身份,让大众对晓松的定义多了一些肯定,有了一些固有的概念。

高晓松|人生半百,有些随风,有些长留心中

作为一个文化分享者,晓松通过脱口秀的形式,和我们谈天说地,博古论今;他的风格不装逼,超有趣,让我们又长见识又娱乐;他和我们分享自己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遇见的人,带我们遍历我们到达不了的诗和远方;他满腹经纶而又那么接地气,他的嬉笑怒骂,他的世俗和清高、自信和自黑、感性和客观……无一不是我们喜爱的地方。

七年来,晓松用他的「说」,给我们带来多少知识,多少欢乐!

下一个二分之一:

心归「晓岛」,静观众妙高晓松|人生半百,有些随风,有些长留心中

2019年1月1日,高晓松突然发微博称《晓说》和《晓年鉴》两部谈话栏目,都将于今年终结,并且不再有新出的计划。

寥寥200多字,表达了告别的原因和而后的计划。难舍中有淡然,淡然中有笃定。粉丝们纷纷留言表示不舍,“不舍七年的陪伴,所有情绪都是不舍!”

高晓松|人生半百,有些随风,有些长留心中

晓松看了大家的留言很感动,同时也表示:

“优酷挽留时告诉我,现在是7年来观众最多,冠名商出价最高的时候,我说那就是该谢幕的时候了吧。等到门可罗雀再收摊,多仓惶。”

“前半生说了太多话,五十之后尽量少言”。也许他倦了,在某个清风云淡的日子突然涌上一股“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的莫名寂寥;抑或是“人生百年夜将半,把酒当歌莫长叹”的另一种壮心豪迈。

总之,说了七年,碌碌了半生,他要找一个可以隔离俗世喧闹的地方,一个不再期许这个世界、也不被这个世界期许的地方,去安定、去归心,去“静观众妙”。

高晓松|人生半百,有些随风,有些长留心中

2019年1月11日,「晓岛」北京上线。

这是一个容纳了晓松半生收藏物的文艺空间。包含14000多本图书,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多个领域;更有他亲自挑选的100多张黑胶唱片。粉丝们可以到这里免费阅览;为了保持空间的最佳气氛和体验,访客需要预约,空间每天限200人。

不带太多商业元素,用心思尽所能保持一些纯粹。

高晓松|人生半百,有些随风,有些长留心中

官方文案说:

“晓岛——它不存在于深沉迂缓的大洋深处,也不存在于浪潮无尽的江海之中。它存在于一群人的心里,如灯,如塔,如鲸落,庇护所有相信人文、艺术仍有其力量的人们……世上总有些不容凋朽的东西,愿晓岛是其中之一。愿它恒在,永不失信。”

晓松本人说:

“我从小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个地方,里面全是我喜欢的书、电影和唱片,我在那儿一呆就能呆一天。这个时代,大家都在狂奔,一堆知识分子在哀嚎,‘我们丢掉了太多东西,慢一点啊’。其实办法不是停下来,而是更快一点,穿过去,到了下一个阶段,就明白了。你看,今天在商业空间,我们有了书,也有了音乐。今天是我梦想成真的一天。”

对于「晓岛」的上线,粉丝们一片欢呼,纷纷表示喜欢这种前所未有的空间分享方式,更庆幸「晓说」之后仍然有晓松的不离不弃和营养陪伴。

商业与营销们却不乏质疑的声音。大家纷纷提问,全凭情怀是否能够创造商业价值?不求商业价值的理想之所又能维系多久?

无论乐观还是质疑,对于大众以及文艺爱好者们来说,有理想、有追求并且有新意的晓松,都是值得我们喜爱和支持的那个晓松。

高晓松|人生半百,有些随风,有些长留心中

晓松说:“半生倏忽而过,悲欣交集。”

此刻,听过晓松的歌儿,看过晓松的电影,读过晓松的书;而后又接着听晓松的「说」,一起登上晓松的「岛」的我们……一路旁观他的人生,分享他的哲思,目睹他走过的每一步,就好像看了一场文艺电影,感受他在微澜起落之间的一次次谈笑风生。

一生如歌,且听晓松歌里唱:

总要有些随风,有些入梦,有些长留在心中。

相关文章